3月5日,连云港市发现7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3月17日,盐城市发现1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来自南北夹间的疫情冲击,响水县迅速行动,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保障了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平稳有序,盐城“北大门”牢牢把住。

守好外防输入“第一线”
临近退休的响水县交运局职工王道兵是一名退伍老兵,自3月初抽调在沈海高速响水出口货车查验点以来,虽然身体常有不适,但他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坚守岗位,有时周六周日连轴转,从不叫苦喊累,堪称交通系统的“老黄牛”。
交通水上中队执法人员林书波,自参加水上管控值勤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忘我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在父亲病重期间,没有专门请假去服侍,仍坚持每次的值勤工作,以至于在值勤期间忙于工作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按照“逢车必检、逢人必查、不漏一车、不落一人”要求,响水全面加大交通运输管控力度,共设立7个交通卡点口,抽调600多名工作人员“四班三运转”,严格落实精准识别、分流管控、闭环监测各项工作,全面筑牢“外防输入”坚固屏障。
跑出流调溯源“加速度”
“能早打一份,多打一个,就能减少一次感染的风险。”响水县公安局民警邵中昌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加入流调专班以来,他几乎一刻不停,与病毒拼速度,为核查工作争取“黄金时间”,最忙的时候一天连续工作15个小时,常常一直忙到天亮。
快速找到重点人员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环,像邵中昌这样的流调人员,遍布全县各地。他们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推送,结合基层网格化排查,确保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到位。3月23日,响水镇城东社区网格员徐丽芹一大早就挨家挨户敲门进行防疫相关信息登记与排查,精准掌握网格点内户数、人员等具体信息。间隙接了几通电话,询问学生第三针疫苗接种相关信息……电话不断线,脚步不停歇,她和同事们不辞辛苦,每天在居民小区里来回穿梭,除了信息登记、数据报送,还要线下宣传、入户排查,全力撑起群众健康安全的“保护伞”。
响水县在疫情防控期间精准摸排各类重点人员,对市外来响等重点人员落实“9+5”“7+7”“3+11”分级分类管控,构筑全域化疫情防控城墙。
筑牢防疫安全“保障网”
志愿服务,提升防疫温度。响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副会长肖运兵从3月5日起,带领协会支部党员及200余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协助全县多个核酸采样点做好镇区机关工作人员3天1检、48类人员2天1检、重点人员1天1检的志愿服务工作,让广大市民感受暖心的防疫检测。
“疫”线阵地,彰显红色力量。退役军人、响水镇城东社区党员干部孙加建从上午6点到晚上12点,每天辗转于心连心核酸检测点、华阳隔离酒店、亚邦隔离酒店、沈海高速响水出口。连轴转了近2个月的孙加建,脸上一脸疲态,但是面对检查,他仍一丝不苟。但孙加建对错过孩子的生日愧疚不已,他说:“等这次忙结束了,一定要抽个时间给孩子补过生日,也要好好感谢岳母,有了她的大力支持我们才能安心在防疫一线。”
响水县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迅速行动,积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展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执行力和行动力,真正发挥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筑牢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来源:响水县融媒体中心/蒋大勇 叶珊珊 王静 编辑/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