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 给小店“加油”、促消费升温 熟悉的味道正在回归

2022年04月27日 17:02:5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一季度,江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55.7亿元,同比增长0.5%。疫情给消费带来短期冲击明显,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得到控制,助企纾困措施落地见效,企业开展多种形式自救,预计后期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疫情改变着消费心态与消费习惯。不少消费者表示,现在下单要关注发货地是哪里?能不能发货?中途会不会滞留?麦肯锡分析认为,疫情期间,人们倾向于就近采购,同时扩大了商品的选购范围,往便利店的购物篮里放进更多的谷物和生鲜食品,原本线下的即时消费也逐渐转移到线上。

  南京山姆会员店副总经理陈芳说,疫情之下,门店的线上订单增长迅猛:“会员们更关注‘无接触配送’。之前一周三次到店购物的会员,现在都趋向于‘无接触配送’。购买品类上,大家对于自我保护的措施、新鲜品优的果蔬需求量更大。不管是客单单笔价格,还是整体的销售额,都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

  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线上消费活力持续显现。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17.8%,较1-2月提升1.3个百分点。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消费升级的总体趋势不变。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商品的销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1.46倍;健康健身等领域的消费快速增长,各大电商平台上,瑜伽服、瑜伽垫、健腹轮等家用运动商品热销;家门口赏花同样带来野餐垫、帐篷、烧烤架等户外用品走俏。

  如何促进消费升温?4月17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提出,从加大补贴、促进消费、提高返还费用、提高预付比例等多个方面给予重点帮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放餐饮消费券,制定实施消费者在中标企业线下商场购买绿色节能家电等商品享受补贴等促消费政策措施。

  在南京,复业复市补贴开始发放,部分商业落实房租减免,互联网平台开展主题帮扶……不少小店挺过“倒春寒”,熟悉的味道正在回归。

  明瓦廊一家水果店老板钟华告诉记者,得到临时闭店的通知时,所属街道的工作人员帮忙定点处理了积压的水果,接下来,西瓜、荔枝、葡萄等将大量上市,期待一个热闹的夏天。

  诗意古巷熙南里也推出了五一咖啡节的活动预告,约定给市民一场非同寻常的“生活”体验。3月由于临时封控,这里不少店铺暂停营业,但在街道和餐饮协会的帮扶下,不少店铺推陈出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自救。

  老舍茶馆厨师长李尚勇告诉记者,在餐饮协会的指导下,不少酒店推出半成品外送、平价快餐等,同时鼓励商家开源节流,从菜品、成本、人员排班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我们也正在研究早茶早餐,下一步根据疫情防控的具体情况,将陆续地推出。”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疫情防控精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显效,将进一步夯实消费恢复的基础。

  在南京新街口商圈某家运动服饰店,记者看到,不仅有常规的促销打折手段,更准备了空气凤梨、主题托特袋等时下流行的礼品。

  据介绍,店铺的人流量已经恢复到本轮疫情发生前的70%。同时,经过几年的线上运营,已经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在不到店的情况同样可以通过社交渠道了解新品、询价下单。

  “我们开启了‘日播计划’,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娱乐性的项目,包括运动、才艺等展示,这些都将成为吸引线上顾客关注度的元素。”店员范开元介绍。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刘正则 索浩阳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