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常州解放73周年纪念日。
1949年4月20日晚,伟大的渡江战役打响,百万雄师过大江,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常州是渡江战役东线的重要抢渡点,经历舜过山战斗、潘墅战斗等激战,1949年4月23日凌晨,常州宣告解放。
群众腰鼓队庆祝常州解放
今日,我们云游常州城,触摸历史的痕迹,掬起时代的浪花,回望烽火岁月,联接未来。
01渡江桥
渡江桥位于常州市新北区魏村街道。2021年4月20日,公布为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第一批)。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1日晚到23日的战斗中,常州魏村船工秦长贵,带领21人划着4艘木船多次往返,将3000多名指战员和近200匹战马,从江北七圩运送到常州魏村一带。期间,还救起了一条载有70多名解放军的50吨大船。
德胜河、长又长,流域两岸鱼米乡。
三镇七湾八村庄,渡江桥闸名远扬。
——魏村民谣
渡江桥,见证了秦长贵和船工们的勇毅和果敢,见证了魏村江边登岸的解放军战士从桥上通过,向常州城进发。
02圩塘革命烈士墓
圩塘革命烈士墓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街道。2021年4月20日,公布为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第一批)。
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某部连长王友富率队上岸攻打圩塘新观音堂村的国民党五十四军残部,作战时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另外5名解放军战士,6人合葬在此。
03新北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新北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2006年,新北区革命烈士陵园与新北区革命烈士纪念广场落成,为缅怀在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后发生在此的潘墅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
1949年4月22日凌晨,人民解放军进至潘墅时,与国民党军队遭遇激战。解放军渡江突击营3营教导员常州人瞿钦民,身负8处重伤,仍坚持在一户农家的木楼上指挥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23日早晨8时许,199团1营、201团一部赶到,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拿下潘墅。自此,解放军各部高歌猛进。
▲潘墅战役:我军向潘墅敌据点发起攻击
04戚机厂旧址
“戚机厂旧址”位于江苏省常州经开区延陵东路358号,前身是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2011年“戚机厂旧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2月,戚机厂工人发动的“反饥饿,求生存”的二月大罢工,支援和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作战。1949年4月初,戚机厂地下党组织得知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的消息后,进一步加强了护厂的部署。
▲戚机厂工人罢工赴上海请愿
4月28日下午,童苏群代表军事管制委员会庄严宣布:戚机厂回到人民手里。他号召全厂职工加紧生产,支援前线,为解放全中国作出新贡献。戚机厂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工人阶级夺取解放胜利、振兴发展的历史。
05《武进调查》
《武进调查》全册143页,封面标注“机密”二字。前言部分落款时间为1949年3月。正文从一般情况、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社会、人物、敌伪产业等8个部分,记录了当时常州地区的情况。
1949年初,在武北、澄西、武南一带坚持斗争的中共澄武锡工委和武工队,根据中共江南工委指示,积极利用各种关系,采取各种方式,全面搜集常州地区的敌情。情报搜集汇总后,及时送往苏北解放区,为中共华中工委调研室编印出版《武进调査》提供了大量宝贵的重要资料。目前,常州市档案馆就存有一本《武进调查》的原件。
▲《武进调查》插图 武进县全图及武进城区略图
《武进调查》堪称当时常武地区的小百科全书,编印后,大军渡江前,城区的地下组织还积极配合从江北秘密进入常州的解放军某部侦察员,顺利完成了进一步核实、补充搜集城区、戚墅堰等地国民党驻军情报的任务。对人民解放军组织实施解放和接管常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正面战场到隐秘战线,73年前的血与火洗礼给常州留下的,还有很多不可磨灭的印记……
沿着历史一路行来的脚步,定格、铭记常州解放历程中,那些英雄壮举和历史片段,将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
如今的常州,傲立长三角中轴,城市优美、经济发达,535万常州人在这里安居乐业。包容并蓄的文化、牢固的制造业基础、波涌的创新创业浪潮,在这里激荡出繁华气象。
这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也是73年前英勇渡江、抛洒热血的战士们希冀的未来。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在常州解放73周年纪念日之际,我们追忆往昔、致敬英雄,我们铭记历史、感恩当下,我们怀揣初心,继续奋斗。向未来。
(来源:常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