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持久战,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同时,为了帮助商户提振信心、复工复产,让城市的"烟火气"加快回归,南京市出台了《关于支持批零住餐等服务行业纾困解难稳定发展的十条措施》。今天(4月22日)起,南京支持批零住餐等服务行业纾困发展的复市复业补贴将陆续发放。首批补贴将惠及全市符合条件的1157家经营主体,涉及江北新区、秦淮、鼓楼、栖霞、江宁等辖区的16个街道。补贴根据情况从2000元到20000元不等,最快的今天就到账了。
4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一家传统老字号清真馆,负责人表示,前期因为疫情店里关门了14天,确实给生意带来了一定影响。政府发放的补贴对商家来说绝对是一场及时雨。
“现在商务局的补贴我们已经拿到手了,也感谢政府对我们餐饮行业的支持,我们从31日开始复工的,目前已经恢复到了七八成业务量,会越来越好。”门店负责人李店长说,享受到了政府补贴,绝不意味着可以躺平,目前店内已经采取了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的模式,提升营业额,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疫情确实带来了一些影响,比如说设备我们就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保养,把通风管道同时进行了升级,我们内部把我们卖的产品一条条过,自己把自己的品质把好关。”
记者了解到,为助力批零住餐等服务行业复市复业,南京将对本轮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管控区等区域内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暂停营业的零售、住宿、餐饮经营主体,在具备条件恢复营业后,给予每个主体不低于2000元复市复业补贴,根据营业面积或床位数分档提高,最高2万元。经营主体免申即享,由所在街道统一申报落实。
一家咖啡店店主表示,免申即享的模式,让大家享受到了政策的便捷和福利,更有信心渡过难关。“这些补贴是在危难时候雪中送炭,对我们也是一种精神支持。补贴已经拿到手了。我们会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门前三包这些都做好。”咖啡店负责人杨经理说。
黄先生经营的尊客酒店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受到疫情影响,3月16日凌晨,这里被划分为封控区暂停营业。4月以来,酒店虽然已经恢复了营业,但客源仍然不足。了解到黄先生的实际困难后,近日街道上门登记了企业的详细信息,如今2万元政府扶持补贴顺利到账,让黄先生备受宽慰。
黄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酒店承租的是国有房产,借助南京4月初出台的“助企纾困二十项举措”,此前也获得了3个月的房租减免,这次的2万元补贴,更为他主动作为,调整酒店经营策略提供了支持:“政府这次的补助,给我们信心非常大。我们这个酒店有164张床位,一个月光房租就5万块钱,加上人员、工资、水电费等等,一个月要六七万块钱。补贴拿到以后,打算一是解决一下日常的开支,第二个我们也想利用这2万块钱,在疫情期间想办法做一做营销,开发一些其他业务,希望人流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尽快走出困境。”
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街道已经对辖区的市场主体进行了摸底。此次将发放69.2万元复市复业补贴,惠及辖区3家住宿、38家餐饮和218家零售商户。后期将以社区为单位,第一时间将补贴发放到位。
南京市商务局商贸服务业处处长韦刚表示:“第一批扶持资金目前已经下拨,总共涉及到社会商户1157家,涉及到金额400万,马上准备启动第二批的申报。尤其对受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企业,我们还将采取促消费活动,如消费节、美食节,以及住宿相关的品质提升活动,来进一步拉动消费热情,推动消费复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雪彤 江苏新闻广播/李秋雨 丁凤云《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