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江苏多地区疫情趋于稳定,复工复产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相关的社会生活也在有序恢复,工厂里热闹起来了,街市上的烟火气也越来越浓。
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
4月20日上午,常泰长江大桥的钢梁架设正式拉开序幕,在常泰长江大桥14号墩处,500吨履带吊机平稳吊起录安洲专用航道桥第一根70多吨重的杆件,并将其摆放到指定位置。
常泰长江大桥连通常州市和泰州市,是国内首座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高速铁路三位一体的跨江大桥。大桥的建成,对推进长三角交通中轴建设、促进锡常泰都市圈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也加快了地铁6号线的建设速度。目前,黄河东路站的主体结构已经初具规模,工程进度已完成90%。中铁十七局集团地铁6号线3标项目经理周华介绍,现在车站的底板已经全部完成,中板10块完成了9块,顶板10块完成了7块,预计车站主体封顶时间在5月10日左右。
为了不让疫情影响施工进度,整个项目部实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分区防控,人员禁止外出,每天有专人对场地进行消杀,同时积极组织落实核酸检测"每日一检",做好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不误。
近日,总投资103亿元的超级陶瓷电容器与智能传感器制造项目动工,该项目位于宜兴环科园,是今年宜兴首个签约的超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仅用5天时间完成从项目签约到土地挂牌,35天时间完成土地摘牌,80天时间开启项目动工,充分展示了“无锡速度”。该项目整体建成后,将年产超级陶瓷电容器4000亿只,年产氮氧传感器200万只、压力传感器3000万只、汽车传感器10000万只,将实现年产值160亿元,综合税收近10亿元。
街市又见烟火气
随着疫情渐趋平稳,江苏各地的夜经济也快速复苏,在大街小巷、美食酒肆、时尚街区,又充满了欢声笑语。连云港海州古城的关庙巷是一条老巷,虽然年代久远,却承载着海州古城的烟火气。随着连云港市区餐饮场所恢复堂食,这条街也恢复了往日的喧嚣。走进商业街区,只见市民三三两两、步履休闲,尽情享受着“逛吃”的快乐。华灯初上,盐河巷的夜排档点亮夜晚的繁华,市民们间隔而坐,尽情畅饮。
在南京江宁殷巷商业街夜市,不少市民正在品尝各式小吃,我苏记者注意到,很多店家都会提醒市民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墙上醒目的位置也贴着疫情防控措施提醒。摊主汤女士表示,从复工开始,生意就一直在逐渐好转,自己也会提醒顾客扫场所码。
文旅场馆正在"回归"
经历了“倒春寒”的文化旅游场所,正逐步“破冰”。我苏记者了解到,今天(4月21日),南京又有文化场馆恢复开放了。南京博物院为市民们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大餐,除了十几个常设展览外,还有主题为“万水千山”的临时展览正在举办,展出馆藏的历代山水画佳作近百件。
需要注意的是,恢复开放后,南京博物院的开放时间为周二到周日上午9点到下午5点,暂停团队接待和大巴车停放预约。想要入馆参观的话,必须先在网上进行实名制预约,预约成功后刷身份证入馆,不进行现场取票。
在今天恢复开放的,还有南京图书馆,一大早,就有不少热爱阅读的市民来到这里看书。目前,南京图书馆内,除了0-3岁少儿阅览室、晚间阅览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还有地下停车场暂缓开放外,其他区域全面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二到周日上午9点到下午5点半。
进入南京图书馆也需要网上实名预约,入馆时扫码测温。恢复开放后,南京图书馆每天进馆人数限制在4000人,是南图最大承载量的50%。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元 胡超 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范洁萍 苏州台 泰州台 连云港台 江宁台 徐州台 我苏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