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张家港通报家具厂员工感染疫情后防控情况

2022年04月20日 16:55: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4月20日,苏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剑峰通报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4月11日,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一家具厂出现了员工及其关联人员之间的扩散传播。为跑赢病毒、防止蔓延,张家港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隔离管控等工作。

  一是严管快筛、闭环处置。4月12日,对高新区(塘桥镇)、凤凰镇实施强化管控,先后划定封控区38个、管控区10个,逐一排定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群,同步强化区域环境的终末消杀、隔离房间的挖潜周转;4月13日,在全市域实施为期7天的加强管控,停止除参加核酸检测外的非必要流动。在此期间,连续开展了6轮全域核酸筛查,每轮检测人数均超150万。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张家港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稳步下降,昨天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市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封(管)控区4月16日、17日、19日无新增阳性感染者;社会面已连续6天“清零”。

  二是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在加强管控期间,6908名机关志愿者第一时间下沉一线服务,重点加强老弱病残孕等重点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比如,在封控区、管控区,我们梳理建立了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十类特殊人群”名册共1451人),为每一位特殊人员都配备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积极开展代理采购、上门服务、医疗救助、心理疏导、个性点单等“五类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服务2903人次。

  三是把好关口、筑牢防线。在“内防扩散”的同时,毫不放松筑牢“外防输入”防线。对国际航行船舶,以及来自或途经风险地区的内贸船舶,严格落实非必要不登轮、不上岸、不搭靠;对靠港船员提供非接触服务,做好船员抗原检测、信息查验等工作;对海关、边检、引航以及从事港口生产、服务的作业人员等,全部落实“专班运行、闭环管理”措施。并通过建立“企业自查+派驻组检查+督查组督查”的水路口岸督查机制,强化对国际航行船舶、内河重点航道和重点码头企业的督查,全力消除风险隐患。

  截至4月19日24时,张家港为期7天的加强管控期已结束。基于阳性感染者的分布特点及对形势的分析研判,我们以“科学精准防控”为原则,决定在全市范围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管控措施,其中,封(管)控区继续按规范执行,高新区(塘桥镇)、凤凰镇各延长防范区强化管控7天3天,并落实核酸检测“每天一检”,其他板块在严格履行四方责任、每3天组织一次核酸检测的前提下,居民可有序流动

  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

  在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管理期间,张家港市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物资供应方面,全力组织货源,增加商品投放量,重点提高重要民生类商品日常备货量。4月18、19日两天,在苏州物资保障组的大力支持下,吴中区南环桥市场为张家港调运了生鲜蔬菜280吨。同时,动员正常营业的19家大型商超(2500平米以上)、51家农贸(批发)市场,及时调动货源补充上架,推行分时分类采购交易。

  力量保障方面,严格落实农贸批发)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快递外卖骑手等从业人员“每日一检”“每日一报”管理,为物资保供人员及2091名外卖骑手统一制发应急通行证,打通全链条配送渠道,确保居民物资配送安全可靠。

  末端配送方面,除封(管)控区外,每户每天可派1人持临时通行证,限时外出采购生活物资。鼓励重点商超提供“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鼓励居民使用线上平台跑腿功能购买生活必需品。在封(管)控区,实行“代为采购、专人负责、集中配送”模式,并以“村超对接”、邀请供应商加入居民微信群等形式,丰富“个性化”供给,最后再由村(社区)安排专人送货上门,全力确保群众安心居家防疫。

  (记者: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