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货运,一头连着民生保障,一头紧系经济发展。记者从南京港了解到,在江苏省港口集团的统筹下,南京港严格落实应急运输“三保障一畅通”政策,坚持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释放公铁水联运效应,全力保障粮食、能源等重点物资和集装箱水路运输稳定畅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协调部署,打通物流“新动脉”
南京港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铁水联运不停歇。龙潭港区积极发挥自身铁路班列和丰富航线优势,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运输方式,光伏、玻璃等产品依托铁路对接近洋航线,到港卸车后直接装海船出运,在时间可控范围内降低物流成本约25%。新生圩港区科学合理调度机车使用,提高机车昼夜有效作业时间,全力保障供暖、供电等原材料民生物资水铁中转。同时,创新科技手段,启动2个无人道口智能化改建,改建成功后,将极大提高机车通行速度,有效提升疏港铁路中转效率。
多方联动,畅通物流“生命线”
在疫情大考中,南京港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己任,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枢纽城市的区位作用,积极争取增加更多铁路到达站点,实现对苏南、浙江区域全覆盖。利用铁路进港优势,与口岸、铁路、物流等单位协作,为周边地区货物运输提供物流出运新方案。持续运营南京龙潭港至上海芦潮集装箱铁路货运专线,周转效率较水运提高近2倍,物流成本较公路降低近1倍,为南京都市圈集装箱货物出运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针对重点货物淮南集装箱煤炭专列,新生圩港区加强与国铁、南京港货运、港口生产调度、淮南煤矿货主四方沟通协调,精心安排作业计划,第一时间取送到位,3月中旬至4月上旬,新生圩港区完成淮南煤炭专列37列10万吨货物,最大程度地保障货运物流畅通高效。
破除壁垒,全程物流“一体化”
南京港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搭建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平台,探索铁水联运“一单制”集成应用及江海河转运一体化服务与运作系统,着力解决公、铁、水相互衔接问题,以“互联网+”助力多式联运“加速跑”。依托铁水联运信息系统、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组织协同化运作基础,不断深化铁路和水路运输方式之间的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面向铁水联运服务的数据整合,增强多式联运信息化与智能化能力。
接下来,南京港还将在省港口集团“大枢纽、大通道、大网络”格局下,以推进“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加快重点区域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协同联动,以更精准、更有效的措施确保供应链畅通,为更好地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南京港积极贡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郭艺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