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江苏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引下,当地各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顶在一线、守在一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防疫护发展,以发展保防疫。

作为苏通大桥北翼桥头堡,G15高速和S356沿江公路两条交通要道在园区交汇,不仅是园区跨江融合的“主动脉”,更是阻击疫情,保障地区经济生活平稳运行的“生命线”。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办法,园区交通防控组从机关和镇街抽调精干,联合公安交警、交通、卫健等力量,24小时加强G15沈海高速开发区出口管理。由于该出口日车流量达到6000-7000辆,其中80%是货车,园区特组织专班人员进行车辆跟踪、消杀和装卸,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用最快速度实现应检尽检,保障防疫物资、生产原料、生活物资的流动效率,守牢全市疫情防控“南大门”。

作为一名年近60岁的“老党员”、“老同志”,江海街道社管会副主任吴政面对疫情,挺身而出、亮出党员身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第一时间响应党总支的号召,主动报名加入G15开发区出囗的志愿前线。G15开发区出囗作为苏通大桥北翼桥头堡,车流量大,大型卡车多,灰尘大,环境最为“艰苦”。作为该卡口的点位长,吴政始终不等不靠、冲锋在前,连续一个月每天累计站岗15小时以上。用他的话说:“等我们下班回家,鸟都叫了,天都亮了,不过为确保卡口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这都是值得的!”

樊海健是园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机动中队中队长。自3月26日参与园区货车“扫街”行动以来,以园区为家,以道路为办公室,带队登记排查各类货车近千辆,有效引导管控各类带星驾驶员超百人。4月5日晚,他前往张芝山镇压力最大的336省道卡口,承担管控工作任务,到岗后,他带队连夜完成了卡口部署,在镇街支援还在调配的情况下,协调了物理围挡、电力、食品等物资,并与相连地区就防疫要求达成了一致意见。卡口启用后,他坚持在岗不休息,连续作战48小时,直到卡口运行基本顺畅才在临时板房内休息了2小时。同时,针对卡口初期通行不规范的问题,还主动向镇防疫指挥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有效封堵了疫情防控漏洞。“指令就是军令,要求就是责任,我自己的职责在那,我就得好好干!”樊海健如是说。
在防疫过程中,园区坚持人民至上,全面落实“外防输入”防控策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党建和疫情防控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227名园区机关党员干部“全员轮战式”下沉一线,做到不少于1/3力量坚守一线,保证周末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服从统一指挥调配。

据悉,园区还构建了“机关+镇街+村居”三级网络治理体系,镇街共计305人下沉15个村(居)一线,并加派近2/3机关党员挂钩一线,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按照农村每150-180户、小区每300户打造全要素网格,明确220名“战疫”网格长、1289名网格员,全力保障民生需求,守好安全底线。同时,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核酸检测服务,贴心地将精细化的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构建坚强的一线防疫力量,把初心书写在岗位上,把担当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龚丹 通讯员/ 尹迪 王恩东 编辑/俞思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