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江苏第二!宜兴获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2022年04月15日 09:55:2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出炉。宜兴市文明创建工作再传喜讯。

  在同组别134个县级城市中,宜兴位列全国第十、江苏省第二,并获得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1.jpg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具价值的城市名片,是体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继2017年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成功蝉联这一殊荣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宜兴全市上下正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把创建过程变成推动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造福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2.jpg

  文明创建争典范,笃行不怠向未来。

  宜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高位部署,高位推进。

  完善的组织体系、健全的工作制度是保障。

  健全完善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以及四套班子领导常态化挂钩定片制度,板块部门同步设立专门机构、配强专职队伍。制定下发《宜兴市创建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市创建专班常态运行,每周督查、每月攻坚、每季测评等制度为文明创建保驾护航。

  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发展中分享更多成果,是文明城市创建重要目标和任务。

  群众的诉求在哪里,工作的落脚点就在哪里。

  为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市城管局开展了停车资源“普查”和“体检”,新增停车泊位1.3万个,市民的停车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完成重要高速互通景观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改造7个城市口袋公园,185家成员单位加入“厕所开放联盟”为老百姓打开“方便之门”。令人欣喜的变化正在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领域悄然发生……

  锚定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城市宜居程度不断提升。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以交通秩序、小区管理、市场秩序等为重点的专项提升行动正在全力推进。

  针对交通违章、游商摊贩、遛狗不牵绳、出租车不规范运营等难点,市公安、城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公共交通文明提升”“城乡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高频次的小微执法和大强度的联合执法大力推进;针对飞线牵拉、小广告、卫生死角等痼疾顽症,市住建、公用事业管理、电信公司、宜城街道等单位通过走访宣传、签订责任书、常态整治、依法处罚等措施开展提升……

  各级各部门以舍我其谁的韧劲啃“硬骨头”,派“重兵”把守易反弹回潮的点位。“组合拳”之下,各类文明“招牌”越擦越亮,全市新一轮累计创成省级以上文明镇村、社区、单位、校园共84个。

  文明陶都,人人都是文明使者。文明创建的力量深深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无论是当前的疫情防控,还是一直以来的文明创建,宜兴人民共担风雨,文明风景动人心。

  疫情防控中,闻令而动的“陶都先锋”,真诚热情的青年志愿者、社会志愿者,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坚守奉献;自费购买奶茶慰问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市民,积极宣传防疫知识的“洋网红”,主动担起社会责任、向防疫一线捐款捐物的企业家,来自社会各界的善行义举带来太多感动,映照出宜兴的文明底色。

9.jpg

  打开陶都秀美画卷,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37万注册志愿者、12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一线,成为护航城市文明的坚实力量。去年7月,宜兴市推出了“文明城市随手拍”小程序,让每一位市民都可以成为文明巡访“杜鹃鸟”。截至目前,已有1.4万多名热心市民参与“文明城市随手拍”,他们或曝光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或上传温暖事迹传播真善美,形成全域创建、全民参与、全员行动的良好局面。

  风帆正举,陶都大地正谱写着昂扬奋进的文明乐章。

  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进程中,宜兴全市上下将以“赶考”状态久久为功,以国际化理念、现代化标准,推动各项创建计划落地实现。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宜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来源:宜兴市融媒体中心/何沐静 编辑/张泉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