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4日),苏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3月10日0时至4月13日24时,苏州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例(均为轻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58例。今天0时至15时,苏州全市新增阳性感染者16例,涉及7个县级市(区),虽然数量较前几日有所下降,但还是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
近日,苏州持续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核酸检测。4月12日核酸采样1042.7万人次,4月13日核酸采样757.4万人次。今天继续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截至15时,苏州全市共采样772万人次。本轮疫情累计追踪排查在苏州密接19163人,次密接33150人。苏州全市现有封控区138个、管控区100个、防范区14个。
从这两天的情况来看,昆山、太仓疫情趋向平稳。昆山在结束7天的全域核酸检测之后,实施了分区分类差异化管理,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明显下降,从高位时的每天20多例降到10例左右。昨天(4月13日)昆山新增10例,9例来自集中隔离点,1例来自管控区域。太仓4月11日开始全域核酸检测“一天一测”,阳性感染者增加情况总体趋于平缓,昨天新增6例中,3例来自集中隔离点,3例来自重点人群筛查。
从全市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张家港近期一家具厂出现了员工及其家属之间的扩散传播。姑苏区、相城区、工业园区等地陆续在社会面筛查中,发现阳性感染者,尤其是在位于姑苏区的苏州火车站周边区域,外省市来苏州的暂留人群中出现了多例阳性感染者,隐匿传播风险较大。
本轮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苏州在各地进一步调整升级了一些管控措施,部分地区严格实施分类分区的差异化管理。在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居家办公,除了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之外的聚集活动不再举行。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让城市慢下来、静下来,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疫情当下,各行各业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对服务业相关领域的冲击最直接、影响最大。日前,苏州印发实施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及相关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意见》,在减税费、降成本、惠金融、稳就业、优服务等方面推出20条实打实的纾困举措,预计总扶持力度超700亿元,助力市场主体提振信心、渡过难关。
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顾海东介绍,减税降费方面,按照“应免尽免、应享尽享”原则,把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各类服务业市场主体,预计规模超500亿元。减免房租方面,苏州全市范围内承租国有房产的,统一减免6个月房租;同时积极倡导各类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损失,预计减免房租规模30亿元以上。减免或缓缴社保、公积金、水电气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措施,预计支持力度100亿元。加大金融支持方面,鼓励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不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对符合规定的受疫情影响还贷困难的相关人员,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还款安排。稳岗帮扶方面,继续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专项帮扶。
针对前两天一些市民囤购超市生活用品,一度出现了部分超市货架空柜现象,苏州市商务局局长孙建江回应,苏州立即组织大润发、华润万家、麦德龙等超市加大市场投放,全市所有门店当天24小时营业不打烊、敞开供应。到当天晚上10:30以后,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13日上午,客流持续减少,下午开始,市民采购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今天的客流量、销售量继续下降。据统计,大润发、华润万家4月12日和13日累计销售蔬菜、肉类、粮食、食用油、鸡蛋等五大类商品3445吨,其中12日销售额是平日10倍左右、13日销售额是平日2倍左右。
目前,当地大润发、麦德龙、山姆会员店等大型超市库存充足,在苏州的10家总仓、中心仓正常开放供货,日均发出车辆170台、出库2000多吨。昨天,苏州全市蔬菜上市量超过8000吨,达到平日的2倍,其中,南环桥市场蔬菜到货量4300多吨,地产蔬菜上市量近2700吨;全市各县级市、区均有较大数量的蔬菜储备,累计在库蔬菜储备量超过1.4万吨。全市七大粮食批发市场日成交量超6000吨,比平日增长近九成。生鲜电商平台继续满负荷运转,食行生鲜、美团优选、叮咚买菜、淘菜菜、美菜网等平台日订单数超50万单,供应全市近700吨蔬菜、肉、水果。近日,苏州还组织动员部分超市和农贸市场加大投放量,以成本价销售市民需求量较大的青菜、大白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12种蔬菜常规品种,发挥平抑物价带动作用,蔬菜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施志鹄 郭彧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