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南京各工地依然在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如何在维持工地正常运转的同时,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呢?智慧化设备来帮忙。
今年24岁的胡鹏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中铁十一局南京地下空间二期一工区工作,他告诉记者,因为该工程体量较大,工地每天都在持续不间断地工作。在过去,货物进场后需进行人工记录。
疫情防控期间,工地实行封闭管理后,胡鹏负责的这套智慧化过磅系统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无人值守这个系统,自动过磅,过磅完之后,第二天来整理磅单数据,减免了我们与货车司机接触,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胡鹏说道。
据介绍,中铁十一局南京地下空间二期一工区总建筑面积17.4万平米,其主要材料钢材近10万吨,混凝土约45万立方,每天进出场的车辆超过100车,通过无人值守过磅系统,货物也做到了无接触配送。
中铁十一局南京地下空间二期一工区物资部长肖鹏表示,货车进场要进行两码及核酸报告的查验,登记司机信息,同时,工地在收到货物后,也要对货物进行全方面的消杀。“整体的进度非常顺畅,每天也是有序开展。”
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也通过多重手段,帮助企业维持正常运转,在督促工地严把入口关的同时,也组织工地开展集中核酸检测,确保在建工地安全生产。
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地下空间事业部部长王中雷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会就工地存在的实际困难进行统计,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目前来讲进度相对来说还是可控有序的,后续在这方面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细化的管理。”
(来源:《零距离》记者/孙逸舟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