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射阳:土地流转 “转”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2年04月11日 11:40:4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位于江苏盐城射阳县通洋港千亩反季节蔬菜基地的大棚内,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西葫芦,长势喜人,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戴启平和七八名工人穿梭在藤蔓的空隙地,有的缠绕藤蔓、有的喷水、有的采摘,忙得不亦乐乎。戴启明家中原先有20多亩的田地,因为没有进行规模化科学种植,靠天吃饭的他守着一大片的土地日子过得很一般,近年来响应土地流转政策,肩上的担子才得以卸了下来。“在这里干活挣钱,时间自由,还能照顾到家里,算算土地流转出去的钱,再加上在大棚里上班挣的,一年能有四五万收入。”戴启平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无独有偶,在射阳县文明村,村民陈其浩长年在外从事育菇生产,实在无法两头兼顾,因此家里的田地一直荒废着。今年响应号召,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把自家的土地经营权转让给种田大户,他说:“在政府的倡导下,开春就把家里的4亩地流转给了家庭农场,自己得到了实惠不说,也更有精力在外做自己的平菇生意。”

  射阳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于正谈起土地流转的好处是侃侃而谈,他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采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管理,粮食品质得到普遍提高,粮食产量也增加了,平均每亩田一年分别能增收100公斤左右的水稻和小麦,折合增加收入就是300多元。”

  近年来,盐城射阳县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积极推广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创新实施土地入股和土地租赁等灵活多样的模式“转活”土地,让农民尝到了“土地租金+工资收入的甜头”。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入股一些落户镇村的企业,有力推进‘村企共建’,促进了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射阳县开明村由于地势低洼,耕地经营分散,居民点布局零乱,群众矛盾问题非常突出。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村两委组织群众进行整体性拆除,把全村拥有的耕地12632亩,全部集中租赁给射阳大米集团,集体直接经济收入18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3万元。

  开明村党总支副书记许学会说:“本村和射阳大米集团洽谈合作相关事宜,并签订了稻米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农民的土地流转金按时兑付,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获得120-140元不等生活补助,剩余劳力去村企联姻的大米集团上班。”现如今,全村11个村民小组,1781个农户全部住进了开明小区的农村示范楼,村民们搬了新家,鼓了腰包,畅谈着美好新生活。

  土地故事翻开了新篇,随着射阳土地流转进程的不断加快,势将会推动全县农业朝着产业化发展,促进本地农民增收致富,新农人们在小康路上不断迈进,奏响出乡村振兴的美妙音符。

  (来源:射阳县融媒体中心/刘燕 通讯员/张永成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