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不打烊” 小区旁搭建了“临时法庭”

2022年04月10日 16:56: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防疫不放松,立案、庭审、诉讼不打烊。最近,在南京栖霞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线上方式如期开庭审理了一件案件,而主审法官是刚刚从小区志愿服务中赶来的,这起案子究竟有什么特殊、要让法官在这个特殊时期特殊地点非要开庭审理不可?

  挂上国徽,摆上法槌,披上法袍。3月底,在栖霞区某临时管控区一墙之隔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个“临时法庭”就组建好了。在这个“临时法庭”通过线上开庭方式审理了一起民工索要工资的劳务合同纠纷案。

  在这里,栖霞区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杜宏亮,通过电脑和原告进行云上沟通,“你请求的事情是什么?具体数额多少钱?”杜宏亮告诉记者,这个案子一直找不到被告,在穷尽了所有的送达方式之后仍然无法送达,所以由原告预缴了一个公告费,采用登报公告的方式向被告送达了开庭传票等相应的诉讼材料。公告定于3月30号上午9:30开庭审理。

  值得一提的是,3月22号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栖霞区尧化街道尧林仙居小区被划定为临时管控区,除了参与防疫的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出。作为党员,杜宏亮主动请缨参加抗疫先锋队,进入临时管控区做志愿服务。每天向9000户居民通知做核酸,科普防疫知识,以及送物资成了他的日常。杜宏亮说:“首先是要给大家配送相应的物资,也就是相应的菜品,小区主要是比较老旧的小区,没有电梯,每天要爬7层楼,一次就是10来栋楼,另外就是再挨家挨户摸查做核酸。”

  杜宏亮手上的案子因疫情的缘故,不少都改期或者延期了,但是公告庭必须按期开庭。所以,当天上午在尧林仙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成一个临时法庭,在这里,杜宏亮如约开庭。

  “如果说改期的话,对于原告来说,一是要再次缴纳公告费,二是还要延长诉讼的时间,起码要延期一个月,这个无疑将会增加原告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况且本身原告因工资要不到,经济条件就不是特别好,对方欠了2万多,法院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在临时管控区组建了一个临时法庭,选择了通过线上开庭的方式审理这一起案件。”杜宏亮介绍。

  经过半小时的审理,这起案子顺利审结。受疫情影响,南京市栖霞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暂不对外开放,但是立案工作并未停歇。3月17日以来,立案庭共网上立案400多件,邮寄立案200多件,通过线上开庭的速裁案件30多件。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