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进出口物流、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链运输受阻。苏州、常州等地通过多部门联动,积极拓展业务,打通外贸“生命通道”。
连日来,在常州站集装箱货场,每天凌晨都有100标准箱的集装箱货物通过“常州——上海芦潮——洋山港”的海铁联运班列运输至上海洋山港。目前货物运输订单已经排到4月中下旬。据了解,自3月13日以来,宇常通多式联运(江苏)有限公司 承担了常州-上海洋山港92%以上的业务,公司加急制定了海铁联运方案,将符合运输要求的企业纳入“海铁联运”名单,保证货运畅通,三月份累计发运2700多标准箱货物。
常州综合港务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宇常通多式联运(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壮波说:“我们将在清明节后向铁路方面申请常态化开一周10班的措施,保证常州本地的货源及时运送出去。”
在苏州,太仓港近期也进一步加大“陆改水”的力度,畅通沪太水上高速通道,缓解因大量上海货车司机来苏州带来的防疫压力。3月份以来,加密航次达150个;确保货物抵达太仓港后,在48小时内即可将转运到上海港,为企业提升转运效率。
苏州某企业物流部经理陈一新说:“太仓港每天都有驳船到上海,节约了提箱的时间和成本,可以及时把货物送到客户手中,我们可以每标箱节省600元人民币左右。”
目前,太仓港已有近洋航线30条,每周航班总数32班,可直达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2个港口。同时开辟远洋包船航线169班,航线范围延伸到欧美等22个国家、38个港口,包船成本相比固定班轮下降10%左右。
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晓荷说:“我们有能力确保苏州企业,在太仓港的货进得来也出得去,太仓港口管委会将发扬‘店小二’精神,服务好企业的物流进出,为苏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我们港口人应有的贡献。”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董路 苏州台 常州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