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火炬长燃不息!江苏加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

2022年04月06日 16:26:2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江苏,共有英雄烈士纪念设施38347处。载入烈士英名录的烈士有10.9万名,还有许多无名烈士长眠于江淮大地。遍布全省各地的每一座英雄烈士纪念设施,都是英烈们留下的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如何建好用好英烈纪念设施,用“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

  近日,《江苏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颁发施行。据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拥军褒扬处处长许波介绍,该办法的实行,将加快推进全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和创新发展,不断拓展烈士褒扬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办法要求,新建纪念设施要与其他红色资源相衔接,改建、扩建纪念设施应当保持原有风貌风格或者与其相协调,具有历史价值的已建部分一般只做修缮维护。纪念设施及其周边应当保持庄严、肃穆、清净的环境和氛围。不得邻近纪念设施建设垃圾填埋、污水处理、化工生产和储存、大型游乐和演出等影响纪念设施环境和氛围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场所。

  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节日和重要纪念日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要充分运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组织开展祭奠烈士、缅怀英烈活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瞻仰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献花植树等经常性纪念活动,将烈士纪念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学校教育和红色旅游。今年4月2日,江苏省举办了“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统一代祭扫活动,全省近百家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同时开展代祭扫活动。受疫情影响,今年江苏省内部分烈士陵园临时闭园,为满足社会各界祭奠英烈的需求,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全省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管理部门开展代祭扫活动。各地为纪念设施内每座烈士墓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行鞠躬礼等代祭扫服务,市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还利用新媒体平台直播祭扫活动。

  办法明确,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根据需要建设网络平台,实现英雄烈士网上祭扫、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网上展示、英烈精神网上宣传,生动传播红色文化。支持保护单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网上祭扫活动,方便瞻仰、悼念英雄烈士。

  保护单位应当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展英雄烈士遗物、史料以及相关档案的搜集整理、事迹编纂工作,深入挖掘研究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保护单位应当对征集和保存的英雄烈士文献和实物史料以及英雄烈士事迹进行陈列和布展。

  记者从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近年来,江苏英烈文化研究推进步伐加快,宝贵的英烈精神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去年,一大批从全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选拔出来的优秀讲解员组成宣讲团,分批到社区、机关、企业、部队、学校等地开展江苏英烈故事宣讲,累计开展红色宣讲1100多场,近60万人接受红色教育。疫情期间,江苏创新形式,推进线上红色故事传播,各地制作“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优秀作品集中在线专题展播。

  据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徐卫介绍,该厅联合省委宣传部、财政厅实施县级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统筹各级经费3.6亿元用于设施整修和烈士纪念堂馆改陈布展,实现 “应集中尽集中、应修缮尽修缮”的底线目标,让烈士纪念设施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对于散落乡间的零散烈士墓,如何进行集中保护和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就近迁移至烈士陵园或者集中安葬地。”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是革命老区,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有1450余名烈士长眠于这片土地。受当时条件限制,其中1356名烈士被分散安葬在全县22个乡镇的偏僻乡村。2009年,东海县下拨专项资金250万元,将散葬烈士墓分南北片新建安峰山烈士陵园墓区、磨山烈士陵园墓区,两区共集中安葬烈士948名,另外156名烈士被分散安葬在乡镇烈士陵园。近年来,东海县又相继投入600余万元,加大烈士纪念建筑物和陵园环境建设力度,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去年以来,本着尊重当地风俗、尊重烈属意见的原则,对散葬在乡间仅剩的252座烈士墓,逐一与烈士亲属商议迁墓事宜,妥善处理迁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截至今年3月底,又先后从乡村搬迁出208座烈士墓,就近迁移至烈士陵园,实施统一管理保护。目前,东海县境内烈士墓管理保护率达到100%,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尚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氛围。

  《办法》还明确,将建立完善江苏全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数据库、保护名录和电子地图,方便公众查询和使用。据了解,江苏已经上线的“江苏崇尚传承·英烈云平台”以720度全景方式呈现全省14个国家级、21个省级烈士纪念设施,并建立相应的热点链接,受到广泛好评。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敏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