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哀思寄忠魂。今年的清明节,江苏省内各地开启“代祭扫”“云祭扫”,用文明绿色的方式祭奠英烈。
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内,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在苍松翠柏之间,庄严肃穆。代祭扫现场,志愿者们为革命先烈致敬默哀、敬献花篮,绕纪念碑一周,为烈士擦拭墓碑、敬献鲜花、鞠躬行礼。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讲解员刘晋利说,“景区的工作人员通过代祭扫的方式来为广大群众表达哀思,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杨根思烈士诞辰100周年,在杨根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杨根思烈士衣冠冢前献上鲜花,绕墓一周,擦拭烈士衣冠冢墓碑及汉白玉围栏。
不少市民通过杨根思烈士陵园公众号在线祭扫。泰兴市民艾毓茜表示,“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没法现场祭扫杨根思,通过在线上为他献花、留言,表达了对烈士杨根思的尊敬。”
在徐州,全市150余万名中小学生通过中华英烈网等“云祭扫”平台,开展线上献花、留言互动等活动,通过“云祭扫”活动,读英烈故事,认真学习英烈事迹,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心、感念之情。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学生朱厚宇说,“青山不老,绿水无忧,我们今天的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向烈士致敬!”
今年,位于江苏溧阳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推出了“清明云课堂”,讲解员通过网络向观众宣传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历史,讲述红色英烈故事。
受疫情影响,常州三杰纪念馆下属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等6个场馆实行闭馆管理。三杰馆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云导览”“云祭扫”,方便市民在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蔡曹莹告诉记者,“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用行动向英烈致敬。今年我们通过‘永远的青年革命事迹’宣讲,革命影片观看分享等,继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零距离》记者/秦禾东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