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特殊情况下,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以及各种需求,是一道重要的民生考题。居家的老人能不能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保障?在养老机构的老人们还好吗?
“云课堂”让居家老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在疫情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成为不少老人们的生活常态。大家通过网络课堂相聚“云端”,不仅避免了外出扎堆聚集,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4月1日,在扬州老年大学的一间课堂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太极拳课老师张善春正通过直播设备,线上讲授“八法五步”太极拳。如何让老人在“云端”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们动了不少脑筋。
在“云端”的另一头,老人们学习的劲头和热情都很高,学习过程中,大家将心得、作品等在微信群中展示、交流。通过“云”上学习,既防止了人员聚集,又能让老人们学到新知识,交到新朋友。
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扬州老年大学积极搭建“云课堂”,进行线上教学,教授内容包括花鸟画、古琴、智能手机使用等20门特色课程,所有老人都可在家通过手机或电视投屏免费收看实时直播,直播结束以后,该教学视频仍保留在网上,供随时回看。直播上线后十分受欢迎,部分课程的累计观看人数已超过了1万人。
“云探望”让养老院里的老人不孤独不焦虑
出于疫情防控和老年人安全考虑,养老服务机构已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老年人体质较弱,守护老人的健康是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封闭管理期间,养老院内的老人还好吗?
4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南京建邺区社会福利院,福利院已经实行封闭管理。在封闭管理期间由于见不到家人,又不能外出,有的老人会感到紧张、焦虑和孤独。为安抚老人们的情绪,每天院内的护理人员都会与老人聊天,做心理疏导,缓解老人对家属的挂念,让关爱不封闭。
南京市建邺区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依托智慧平台助力疫情防控,在封闭管理期间,利用紧急呼叫平台开设亲情聊天专线,对老人实现24小时亲情陪伴。
除了南京,全省各地养老机构均拿出相应措施,做到防疫、关爱两不误。部分护理院建议家属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云探望”。在常熟一家护理院,工作人员隔着大门询问了家属的需求。随后,保安对家属送来的物品进行了消毒处理。
“一对一服务”让独居、失能老人救助“不断档”
除了养老机构中的老人,一些居家养老的独居、失能老人生活得如何呢?
在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到位的同时,南京有养老服务机构增加了服务内容,在为老人生活提供帮助的同时,更加注重老人的心理疏导。4月3日上午,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来到南京洲岛和园小区史桂珠的家中, 史桂珠的丈夫因脑溢血中风,经济困难无法长期住院,只能靠自己在家照顾。养老服务机构立即启动救助,安排了志愿者上门,进行卫生打扫、助餐助浴等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对所有服务的老人情况进行了梳理。目前银发助餐点暂停了堂食,他们还特地安排人员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一对一服务。上门服务可以保证老人的刚需生活,比如准备午餐早餐,药品代购等,保障必需生活物资不断档。
今年89岁的李顺福老人平时一个人生活,疫情期间老人的子女过来也不太方便,已经好久没有出过门了。4月3日上午天气正好,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坐着轮椅在居民楼下找了一出空旷的地方晒了晒太阳。
此外,疫情防控期间,“智慧养老”服务的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盐城建湖县庆丰镇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从疫情通报、需求收集和精神关爱三个方面,针对全镇困难老人开展电话探访,生活不便的老人只要在家拨打一个号码,智慧平台就可以及时派单,工作人员接单后便立即上门为他们提供护理、理发、打扫卫生等各种服务。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我苏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