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祭扫”让清明节更有免“疫”力 南通市民线上扫墓传递追思之情

2022年04月03日 20:30: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又到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南通暂停了清明节期间所有公墓、塔陵园、骨灰堂等殡葬服务场所现场祭扫活动。那么,市民该如何追思?各大殡葬服务机构又是如何防控?4月3日是小长假第一天,当天,记者对南通部分殡葬服务场所探访发现,在园区暂停现场祭扫的情况下,“云祭扫”成为了市民追思先人的重要方式。 

  上午8点多,记者在南通市公墓管理所看到,这里已闭门谢客,扩音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暂停现场祭扫的通知,并派了专人值守,偶尔有不知情的市民前来扫墓,工作人员都耐心给予解释并劝返,市民们也纷纷表示理解和配合。市民蔡先生表示,他只是来咨询一下,疫情期间,政府出台这个政策是对的,大家应该支持,毕竟情怀是一方面,身体健康更加重要。

  据介绍,南通市公墓管理所从今年3月5日起就迎来了祭扫高峰,园区通过分时限流的方式落实疫情防控要求。3月26日,园区在微信公众号开启了小长假期间的预约祭扫通道,共收到约2000户家庭的祭扫预约,自收到暂停通知后,他们第一时间与所有预约客户进行了沟通。

  东华塔陵园是南通市区最大的骨灰存放地,往年清明前后每天大概有6000人前来扫墓,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之前大批市民过来祭祖扫墓的热闹场面不同,今年也只能见到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陵园还贴心地推出了免费代客祭扫服务,帮助群众传达对逝者的哀思。

  南通市东华塔陵园管理处工作人员黄珊珊介绍,他们在塔陵园和天福堂两处各自设了一个代客祭扫的便民服务点,到现场的市民把他们祭扫的物品和鲜花做一个登记,随后由工作人员统一帮助市民代客祭扫, 昨天一天,大概有100多户市民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祭扫。

  疫情阻断了祭扫的路,却无法阻断人们对亲人的思念,网络“云祭扫”成为了市民表达对先人思念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南通市公墓管理所对网络“云祭祀”的服务进行了多次“扩容”改版,记者通过手机搜索“南通市公墓管理所”的微信公众号,便可点开“云祭扫”登录网上扫墓平台,选择“建馆”填写故人相关信息,创建祭奠后即可生成一个二维码链接。南通市公墓管理所副主任陈亮亮介绍,一家只需一人填写信息创建链接,发布到家族群里,全家都可以体验网络献花等服务祭祀先人,表达哀思。

  记者了解到,除了南通市公墓管理所推出网络祭扫通道外,南通东华塔陵园、生态故园等均设置了网络祭祀平台,各县(市)区也都发布了相应的网上祭扫通道,供市民选择。

  近年来,南通市民政局持续深入倡导“丧事简办、生态安葬、居家怀念、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殡葬文明新风尚,希望广大市民群众跟进时代,转变观念,通过建立亲属微信群、微视频、讲先人故事、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等简约方式缅怀亲人,共同推进丧葬礼俗改革,不断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祭扫是缅怀先人的一种仪式,重在传承家风、表达感情,无论在什么地方纪念,只要情感真挚,故情不忘,同样可以追思亲人,告慰先人。”市民吴女士表示。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龚丹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