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宅家亲情淡,遥隔千山心事同。”清明将至,眼下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为了鼓励社会公众移风易俗,善用现代科技寄情思至“云端”,来自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的大学生们开展清明节线上主题系列活动,提倡“云祭扫”“云寄思”“云致敬”。
“云祭扫”,红烛青山绘出云端清明
通过线上平台在安静环境下寄托哀思,会让祭扫倍加庄重,也更加绿色环保。一方面是对疫情防控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是对环境保护的热烈号召,富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同学们将清明传统与现代科技融于精巧构思,传达出了“云上寄哀思”的温暖倡议。
“云寄思”,明信片遥寄故里深情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古诗中描绘的画面,此时已跃然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陈芮莎同学设计的明信片上。正面国画风的黄牛与牧童、垂柳与涟漪,营造出朦胧诗意的清明氛围,而背面仅一个硕大的正楷“念”字,却能表达游子无数心绪。
“牧童骑牛过河,既回望即将发芽的垂柳,也在回望‘清明’二字。”她解释道,“背面的“念”字,可使明信片拥有者寄念想于文字,写下心中所想,保存心中所念。”特殊时期,游子返回故里扫墓虽难以实现,但明信片总能跨越千里距离,无论是“晒”或是“寄”,都能够减少线下祭扫,遥寄思悼。
“云致敬”,弘扬先烈精神
除了宣传海报、周边文创的设计,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诗歌创作和书法创作。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党委书记陈苏说:“将传统节日融入思政教育,鼓励同学们通过创作形式多样的文化作品表达清明哀思,既是传统文化浸润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希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理想信念教育成效。”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陈语 张周驰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