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3月“江苏好人榜”发布,扬州有两人入选,其中就有一名扬州教育人——来自高邮市第二中学的教师袁良萍。谈及这次登上“江苏好人榜”,袁良萍十分激动,在她看来,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鞭策,这份荣誉将激励着她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辜负党的培养,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盼!”袁良萍坚定地说。
三次援藏 照亮高原娃的上学路
2014年,当高邮第二中学教师袁良萍得知,江苏省首批援藏教师队伍中还缺少一名政治老师的消息时,一直被雪域高原深深吸引的她,立即报了名。当真正踏上西藏这片遥远的土地后,她才体会到,支教的艰辛远超她的预想:一方面是肠胃经常因为水土不服“闹意见”,每顿饭前都要吃上一把乳酸菌片帮助消化;更要命的是,还得时刻同高原反应“作斗争”。
决定第三次援藏,是一夜之间的事。袁良萍本来只需教他们两年,但她跟学生有个约定:如果学生考得好,她就留下来。结果学生考得很好,她也欣然留下。正是那届初三学生,中考时道德与法治均分位列拉萨全市第一。
援藏期间,袁良萍最忙的时候要带三个初中毕业班,一周有21节课,在援藏老师中课务算多的,同时,三次援藏的经历也让她成为扬州援藏团队中支教时间最长的女老师。
心中有爱 点亮学生眼里的光
高原上的一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袁良萍把扬州经验和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改变教学方式,身体力行推动雪域高原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课堂上,袁良萍将抽象的知识点,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她寓教于乐,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世界的渴望。她还自掏腰包买奖品,奖励学生。时间流逝,她欣然发现,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里开始“闪着光”。
袁良萍用真情与责任,唤起了越来越多学生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斗志。她一直资助着当地一位名叫索朗拉宗的学生,索朗拉宗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进入初三以后,有些功课落得挺多的,压力很大,也想过放弃。但是看到老师不辞辛苦地上课、辅导,想到老师的谆谆教诲和热情鼓励,决心最后拼一把。最终,索朗拉宗考出了580多分的好成绩,被天津市红光中学录取。
错过儿子的成长 虽有遗憾却深感值得
2014年进藏时,袁良萍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小学六年,她仅陪伴了儿子两年。儿子也曾多次说,很羡慕别的小朋友有爸妈陪着过“六一”,很想念妈妈做的草莓蛋挞和奥尔良烤翅的味道…………如今回想起来,袁良萍觉得对儿子亏欠太多!
对此,袁良萍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又深感值得。袁良萍说,读书改变命运,对当地孩子来说是一句最实在的话,老师多做一点,他们就多点希望。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袁良萍带着扬州教育人特有的坚韧,圆满完成三次援藏的支教任务,用实际行动在雪域高原谱写一曲曲动听的团结之歌、奉献之歌、大爱之歌。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田文荟 谈雷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