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集结! 镇江扬中“红马甲”同心共力守护城市

2022年03月31日 17:47:4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3月30日),镇江扬中发现1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发生后,当地有一群“红马甲”一直在忙碌着,在一次次的核酸检测采样中,在与病毒“赛跑”的每分每秒里,他们不惧风雨、不舍昼夜,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核酸检测现场产生志愿者

  高中生尹枭阳:服务对象变为“服务员” 

  “这位阿姨,注意您脚下的红点,这是一米线,请保持距离,排好队,按秩序进行检测哦。”昨天(3月30日)一早,镇江扬中新坝镇新坝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门口,一个戴着志愿者小红帽、身穿隔离服的“大高个”正在维持秩序,保障全员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大高个”叫尹枭阳,是来自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中生志愿者,稚嫩的面孔、温柔的嗓音、熟练的动作让人印象深刻。“一大早,我接到了社区的通知,就来现场做核酸了,来了之后发现,社区的干部、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们都太辛苦了,有的一夜没睡,一直在忙活着,人手也不够,想着自己还没有开始上网课,于是我就主动报名当志愿者。”尹枭阳告诉小编,十分钟之前他还在做核酸检测,但是看到招募志愿者后,他丝毫没有犹豫就报名,迅速穿上了红马甲,戴上了红帽子,被分派到安保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别看尹枭阳年龄不大,但他总是积极参与到社区各项志愿活动中。“社区有活动需要招募志愿者的,我只要有空就会参加。”尹枭阳说,2020年,自己就主动报名参与了小区卡口执勤,“有了那时候的防控工作经验,今天我各方面工作都处理得很顺利。”尹枭阳表示,看着那么多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们拼搏在一线,十分感动,虽然组织秩序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区做点事情,就觉得很值。

  分秒必争,守好每一个阵地

  1070名机关志愿者“召必应 战必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昨天(3月30日),来自镇江扬中各个机关单位的1070名志愿者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奔赴防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请提前准备好行程码、健康码。”“请佩戴好口罩,配合测量温度。”……在扬中文化新村检测点,38名机关志愿者在现场不停地忙碌着,协助医护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人员分流、秩序维持、防疫宣传等工作。 

  “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要拥挤。”祝瑞雪是来自扬中残联的一名志愿者,像这样的话,她一天要喊上成百上千遍。祝瑞雪告诉记者,30日凌晨三点多,自己和同事们收到了志愿者招募的信息,都立即响应,希望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在扬中三茅街道广宁社区核酸检测点,市民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保持一米以上距离,有序进入登记区和采样区。来自市城管局的志愿者姚维厦告诉记者,扬中市城管局从各个部门抽调了50名志愿者在广宁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上午八点,50名机关志愿者就全部到岗到位,协助社区管控零散小区的进出口,劝导居民不要随意走动。 临近中午,他们又被分派到广宁社区的四个核酸采样点,参与采样点的筹备工作。 

  “相比于上轮核酸检测,市民们的配合度更高了。”姚维厦说,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扬中一定能够平安地度过这次危机。

  退役老兵志愿者,你站在这里

  扬中人民也感谢你的这班岗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个退伍老兵,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要站出来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昨天(3月30日),扬中各个小区开始进行封控管理,退伍老兵和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支援社区,为居民站好岗、守好门。

  扬中三茅街道长江花城四期门口,老党员郭如明忙着与小区进出居民沟通,中途几乎没有停歇。郭如明说,30日凌晨3点51分,长江花城四期的志愿者群聊中发出了防疫志愿者的招募信息,50人的群聊中,就有近30人响应,他是最早响应的人。在群里报名之后,郭如明立即赶到街道做了核酸,4点半之前就到达志愿服务岗位,脸都没顾上洗,还从自己开的小超市拿了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分发给工作人员。 

  “我这项工作都已经持续了十多天,每天重复,没什么特别的。”在扬中三茅街道恒隆嘉苑做志愿服务的退伍老兵谢小青从3月14日起就参与到了小区常态化管控中。此次扬中疫情发生后,谢小青在30日清晨5点半就到岗到位,给进小区的居民量体温、查验“两码”,同样的话语和动作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但丝毫不见他懈怠和不耐烦,而是每一位进小区的居民的检查都更加认真严格。“居民们都积极配合了,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得更好,起好带头作用,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居民们要重视起来,保护好自己。”谢小青说道。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