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南京各地区也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为社区里行动不便老人、残障人士等采集核酸样本,让防疫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年近八旬的崔奶奶家住都市山庄小区,她患有慢性肾炎,她的腿、关节和坐骨神经都不太好,同时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也会出现走路麻木等症状。3月28日,孝陵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上门,为崔奶奶进行了核酸检测。
检测完成后,大家还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手把手教给了崔奶奶。
记者了解到,目前,孝陵卫街道对一些出行不便的人群,免费发放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这类人群如果出现了干咳、乏力、咽痛等现象,就可以先行在家中自测,如果自测结果是阳性,社区的工作人员需及时进行上报。
记者了解到,目前,孝陵卫街道已经完成了九轮核酸检测,在此期间,由退休阿姨们组成的“敲门大姐”也加紧步伐,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各类服务,用崔奶奶的话说,“需要的时候我一喊她们就到。”
朱兰珍在社区内做了十年的“敲门大姐”,她告诉记者,除了腿脚不便的老人,一些独居老人进行集中核酸检测时,她们会先行去帮老人排队,然后再引导老人前往现场,同时,还要帮助老人们买菜、拿药、打扫卫生等。“教过他们玩智能手机了,都加微信了,有什么事情都好沟通。”朱兰珍说道。
记者了解到,小卫街社区原有150名居民志愿者,疫情期间,又有三十多名志愿者主动报名,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
小卫街社区书记张晔介绍,目前居民志愿者主要分为两大块,除了“敲门大姐”外,相对比较年轻的居民志愿者,会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巡查辖区内的九小行业,落实测温验码防疫工作,一部分也会积极投入到全民核酸检测的志愿工作。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孙逸舟 编辑/吴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