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紫金山实验室获悉,紫金山实验室联合相关单位完成的有关光载毫米波与太赫兹研究的 2 篇论文入选 2022 年度国际光通信会议(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OFC)OFC Demo Zone 论文。
据了解,OFC 会议是光通信领域中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会议,本年度共吸引了 8000 名参与者和 430 家参展公司,录用论文 500 余篇,其中 OFC Demo Zone 论文 16 篇。OFC Demo Zone 论文反映了当今光通信领域最具标志性的研究成果,OFC Top Scored 论文则只占会议发表论文的不到 2%,是经过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全球知名专家评选和推荐,在光通信领域具有高度权威性。
在本次会议上发表的“B5G 光子毫米波室内覆盖”研究成果, 首次成功展示了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 Ka 波段光子毫米波室内全双工 1.5Gbps 实时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把 CMOS 毫米波大规模集成相控阵技术与现有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结合,可完美地解决 B5G/6G 毫米波通信信号无法穿墙而带来的覆盖范围受限问题,为 B5G 毫米波室内室外连续覆盖提供高效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紫金山实验室博士后蔡沅成博士,尤肖虎教授和朱敏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在本次会议发表的“6G 光子太赫兹无线实时传输”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的实时传输架构,系统性融合 光子上变频太赫兹产生和光电混合下变频太赫兹接收技术,并通过解决太赫兹光纤混合信道信噪比受限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和展示了 360~430GHz 的 100Gbps 太赫兹无线实时传输,创造出世界上公开报道的太赫兹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记录,较 5G 提升 10~20 倍。该方案不仅能克服固态电子器件在带宽、特征频率和频谱效率方面的限制,还能与高速光纤接入网实现无缝融合, 显著降低 6G 研发门槛,大大加速太赫兹技术商用化进程。论文第一作者是紫金山实验室博士后张教博士,尤肖虎教授和朱敏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也是 OFC 历史上中国大陆机构在太赫兹通信领域独立完成的首篇Demo Zone 论文。
上述研究工作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6G 专项和鹏城实验室专项等项目支持,联合完成单位包括东南大学、鹏城实验室、复旦大学、中国移动等。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蒙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