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经流行过一个段子,说让孩子守着电子产品,就好比让孙悟空守着蟠桃园。孩子居家通过网络学习,家长除了担心他们有没有认真听课,还要警惕网络不法分子的侵害。对于安全上网,一位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检察官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今天就一起去她家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7点30分,上初二的刘昊哲就打开电脑开始上课。除了一天7节课,还有早读、自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相比于在学校有同学的陪伴,在家上网课的课余时间变得有些无聊,自己一般会上网看看动漫。但是作为检察官的母亲表示了担忧。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王洁说:“我们办理的多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就发生在疫情上网课期间。这时候孩子有大量时间接触网络,遇到骚扰、侵害的风险也明显增加。比如以购买游戏账号等名义骗取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交友软件中遇到不法人员发送不良信息,甚至诱骗孩子裸聊的行为。”
因为夫妻二人都要上班,为了了解孩子在家的动态,王洁便和他商量安装一个监控。
刘昊哲说:“我感觉一天都被人监视的,这种不自由的感觉也是不太喜欢。妈妈又答应我说上课的时候可以把摄像头拆掉,自习课、体育锻炼时间没老师管的时候,要把摄像头再打开。”
一方面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保护,一方面也是为了督促自己学习,刘昊哲便答应了。
刘昊哲说:“有一些时候,自己明明知道但做不到这样自律,经常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三方来监督。”
因为刘昊哲的出色表现,摄像头装了几天便停用了。王洁表示,安装监控会影响双方信任,她并不建议这种做法。但对于无人陪伴、认知力有限或者自觉性太差的孩子,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暂时使用。
王洁说:“首先,家长可以就安装地点、监控范围等和孩子商量,让孩子感受到自主性和被尊重;其次,做好课时的陪伴跟踪,家长们可以对照课表在课间和孩子了解学习情况。在课前做好教育引导非常重要,要让孩子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怎么去识别不良信息、不良交往,大家可以多关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级检察机关通报的内容;最后是课程结束后的了解。家长可以和孩子达成一致,在课后抽查浏览电脑使用记录,听听孩子的建议和困惑。家长要排除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再帮助孩子合理适度地利用网络。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网络上浏览有不良信息或与可疑人员接触,一定要做好提醒,避免责骂贬低。必要时,可以联系街道未保中心,借助心理老师、社工、司法人员等干预引导。”
(王雪彤 刘小慧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