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春菜鲜,居家防疫的日子,来尝一口江南的春天!|小苏说

2022年03月20日 06:30:0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草如茵,柳烟新,千花百卉争妍时,迎来春分节气。

  疫情挡不住春日大地的勃勃生机,鸡鸣寺樱花胜雪,瘦西湖边柳色青青......三月的江苏,阴霾终将散去,春光依旧可期。

SPRING
春分之“分” 平分昼夜寒暑

  春分,古时又称“日中”、“仲春之月”。《春秋繁露》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同时,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三个月之中平分春季,最是春光明媚时。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为春分日后,燕子从南方飞回,雨天出现雷鸣闪电。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依次为海棠、梨花和木兰,三花一开,百花争妍,春色满园。

SPRING
居家防疫 不负春日"食"光

  春分时节,昔日岭南一带有吃春菜的食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古时又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为“春汤”。民谣歌曰:“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入春以来,江苏人最爱的香椿头、马兰头、菊花脑等“七头一脑”野菜水灵上市。居家防疫的日子,不能外出踏青饱览春色,不妨下厨来道时令野菜。春从乡野落盘中,一口鲜香滋味,尝尽江南的春天!

  小苏提示:野菜味美,但营养价值有限,重在尝鲜,不宜多食。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不采不吃,生长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菜也不要采摘,在菜场超市选购更安心哦。

SPRING
春分习俗 巧立蛋儿放纸鸢

  除了吃春菜,民间还有不少有趣的春分习俗。来看看,有你的童年回忆吗?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竖蛋,也称立蛋。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如今已成为世界游戏。其实,立蛋与春分并无关联,背后的科学原理是蛋的重心必须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长的曲线位置。因此,立蛋的诀窍就是拿着蛋不动,直到蛋黄尽量往下沉落。

  放风筝

  草长莺飞,春风和煦,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中国古代,南方称风筝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又称为“纸鹞”、“纸鸢”。如今,风筝千姿百态,燕子造型最为经典。

  江苏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俗称“板鹞”,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与北方的造型风筝分为南北两派。板鹞上缀满哨口,升空后大中小哨口分别发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谐,声及数里,宛似“空中交响乐”。

  送春牛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走家串户,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些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日农忙,为了避免雀子来破坏庄稼,旧时春分这一天,农户家都要煮十几个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

SPRING
春分养生 做好防护共战疫

  入春之后,天气变化幅度大,致病原活跃,各类传染疾病高发。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更要注意保健养生,做好个人防护。

  饮食·膳食平衡

  春分时节,优先选择能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在吃凉性食物时应佐以温性之品,服益阳之品时则应配以滋阴之物,以保持阴阳平衡。平时可以多吃红枣等养脾的甜食,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春季肝火旺盛,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痒等。

  起居·加强锻炼

  最近江苏气温大起大落,日常要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随气温变化即时增减衣服,同时注意作息规律,不要熬夜,保持自身免疫力。居家防疫,可以在瑜伽垫上完成无跳跃的健身操、徒手操或踏步运动。居家办公人群可以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远眺、靠墙站立等动作。在远眺时,配合上肢的松解动作,站起来后进行一些腰背的伸展操,缓解眼部及肩颈的压力。

  防疫·减少外出

  目前江苏多地发生疫情,考虑到奥密克戎的传染性特别强,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建议,除了要继续做好保持社交距离、外出戴口罩、常洗手、多通风等常规防控措施外,发生疫情地区的公众还要特别注意,近期尽量减少外出,更不要聚集,一定要理解和遵守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指令,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春分逐日暖,战“疫”有尽时。

  只盼山河大地一齐新,早日脱下口罩,相见于春花烂漫时。

  我苏网专稿 文/王楠 海报/陈敏

  部分素材来源:光明网、新华网、南通史志网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