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发放8359份物资保障封控区、管控区居民生活需求

2022年03月18日 17:38:2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秦淮是南京的主城区、老城区,人口密集度大,防疫的点多。在3月18日下午召开的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秦淮区副区长卢杰介绍了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就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这三类区域防疫要求有何区别等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3月14日至今,秦淮区共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6例。累计排查密接是237人,参照密接管理354人,次密接358人,全部落实管控到位。秦淮区已进行两轮全员核酸检测,目前正开展第三轮,截至目前采样数量368591人,已经出报告的209300人,全部为阴性。

  目前秦淮区共有封控区7处,管控区11处,涉及到居民6534户,13093人。防范区为洪武路街道、夫子庙街道、朝天宫街道、双塘街道除上述区域以外的所有辖区。对三类区域有不同要求,也希望广大的市民能够做好配合。

  在封控区,实行14天的区域封闭。居民足不出户,所有的物资我们送货上门。在核酸检测方面,前7天,每日开展核酸检测;后7天中,第3天、第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最后1次“双采双检”。

  在管控区,实施的是14天的居民不出小区、严禁聚集管理。居民原则上居家,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向社区报备和登记,进行特殊的安排。在核酸检测上,前7天,隔日开展核酸检测;后面7天,第3天和第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管控区内如果发现了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管控区就会立即转为封控区。

  防范区,居民是可以外出的,但是会限制人员聚集规模,这里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是要限制人流,餐饮场所是禁止堂食,其他娱乐密闭场所暂停营业。同时会根据疫情动态情况,对防范区内开展多轮区域性的核酸检测。

  秦淮区委区政府全力保障封控区、管控区广大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等需求。在区级层面,秦淮区成立了涉疫小区封控管理的指导组,每一个封控区都有一名区委常委挂包担任指挥长,在街道层面,如果跨社区了,人数比较多,也会提级管理,由区级领导任指挥长,每一个封控的片区都设立了9个工作组进行综合保障,在人力的支持上,市区、机关党员干部以及国企的志愿者622人下沉到街道社区,一起做好属地的保障工作。在物力保障上,秦淮区跟7家商超进行联动保供,安排每隔2天上门送菜1次,其中对13户回民和300余户无法做饭的居民提供针对性保供。目前全区储备肉蛋奶蔬菜累计95吨,发放物资8359份,今天也根据居民的要求,增加了主食、盐、糖这一类物资的供应。

  就医保障方面,秦淮区做了三个措施,一是成立医疗保障组,由区级领导来调度医疗资源,在封控区、管控区,医护人员和转运车辆都是24小时待命。二是畅通绿色渠道,秦淮区与定点医院、疾控中心120保持畅通联系。对于居民提出的就诊需求,先结合线上线下进行提前诊断,如果确实要外出,会第一时间转运到区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三是强化信息收集,为了防止有就医需求的群体没有被覆盖到,秦淮区在原来楼栋、网格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分片区的医疗信息收集,组建了多个医疗信息收集群。对收上来的信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固定就医需求,比如说血透类,按照固定的时间提前做好安排;对于突发的就医需求,第一时间畅通绿色通道,保证妥善处置,目前全区已经排查出封控区、管控区内的特殊人群,包括血透病人13名,孕妇23名,婴儿4名,都做好了备案记录。共转运了12名尿毒症患者赴定点医院进行透析治疗,为1名孕产妇联系医院就诊。

  关于封控区、管控区如何就医问题,南京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丁小平作了补充。封控区以及隔离观察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辖区会安排医务人员提供诊疗、核酸采样送检等服务,对于发现了阳性人员会第一时间安排闭环转运。南京市急救中心迅速增加负压救护车和转运人员,确保24小时待命,车辆及人员均进行规范消毒,转运人员实行严格闭环管理。目前,南京市明确了11家医院为隔离管控人员定点医院、44家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为“黄码”人员定点医院,明确鼓楼医院为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救治的上级转诊医院。同时,各区均指定辖区内一家医疗机构作为隔离管控人员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负责辖区内隔离管控人员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服务,做好医疗保障工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