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东明是镇江农科院的一名研究员,他的头衔很多,“亚夫”团队主要成员、省葡萄产业体系句容葡萄推广示范基地主任、茅山镇葡萄产业生产总顾问,每个头衔都与“葡萄”有关,他说:这30多年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葡萄。今天的好人故事汇,让我们走近芮东明。
镇江好人 镇江农科院研究员 芮东明:
它这个树型是什么树型呢?是双H型,这边一个H那边一个H两个H型,两个H型培养树型要什么呢,先培养前面的,后培养后面的,如果你这两个先培养好以后,营养先给这两个以后,这个前面长不好的。

每年一开春,芮东明的葡萄种植春季培训课就忙碌起来,如何做好春季的田间管理、如何清理葡萄园减少病虫害,为五六月份葡萄大忙的季节做好准备工作,芮东明善于在相应季节教授应景的内容,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他的理论课堂都尽量简短,大部分培训都开设在葡萄树下的“田间课堂”,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种植葡萄。芮东明说,葡萄种植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所以,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工作也越来越紧迫。
镇江好人 镇江农科院研究员 芮东明:
现在反而感觉到什么呢?技术的发展还比较快的,农民跟不上,农民不通过我们这个指导他是跟不上的,他跟不上好多东西不知道,那么我们更加有这个义务去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1984年,年仅20岁的芮东明跟随时代楷模、著名农业专家赵亚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1988年,第一次前往日本研修葡萄栽培技术,并从此开始和葡萄结缘。通过借鉴日本的葡萄种植技术,并结合本土实际情况,芮东明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的葡萄种植技术,但一开始在农民中推广葡萄种植却并不顺利,这可急坏了当时还很年轻的芮东明。
镇江好人 镇江农科院研究员 芮东明:
我那个时候很急嘛,讲了半天好像怎么没人响应,好像学习了这么好的东西,好的品种好的技术,你种葡萄能够致富的,怎么不接受呢,一急之后,那个时候年轻,就讲你失败了我赔你,你赚了是你的。

明明能帮助农民致富的葡萄种植技术,但农民却不买账,怎么办?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芮东明坦言,作为赵亚夫的学生,自己受他的影响很深。
镇江好人 镇江农科院研究员 芮东明:
赵主任教导我们,要为农民服务,要帮助农民,还要有帮助农民的本事,所以不光要有这个热情,还要有本事,这样的话我们既要搞科研又要搞服务。 几十年这样他带我们,带得我们就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想作为赵主任精神的传承。

在赵亚夫的带动和影响下,芮东明用更多时间走向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种植葡萄。
镇江好人 镇江农科院研究员 芮东明:
随着到田里面的时间越来越长,服务农民的效果就越来越好,你田里面的时间短,你服务农民的效果不是太好的。

2000年左右,为了丰富葡萄品种,芮东明帮助农民引进了美人指、贵公子等品种,并建立了国内领先的葡萄水平棚架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在南方地区推广应用面积达120万亩,年增加效益100多亿元;2011年,芮东明将日本阳光玫瑰品种引入国内并试种成功,极大提高了农民受益,丁庄阳光玫瑰葡萄一度创造了498元一串的销售奇迹,取得了每亩最高10万元的高效益。

镇江好人 镇江农科院研究员 芮东明:
句容从这个产业没有到有 到大,一直到现在五万亩的规模,可以在江苏县级市当中面积最大,这几年又通过这个技术的支撑,丁庄葡萄获得了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全程参与,所以这个的话好像感觉到,自己做了点事情。
句容白兔葡萄种植大户 张奎峰:
一开始也不好意思经常喊他下来看,怕他心里想一个大教授你喊他下来耽误他时间了,我们又不给钱,芮老师他会主动的下来走访。一年最少来个十几回,有时候我不打电话他也会主动地上门,看看帮我们发现问题,这个最终目的就是什么呢,就是希望我们少走弯路少折腾。

芮东明坦言,1990年,26岁的他曾在心里种下一粒信念的种子,让人生在葡萄园里闪光;此后30多年,他不断浇灌,不断收获。他觉得,为农民服务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看到他们过上好日子,自己心里也特别高兴。芮东明今年58岁,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但他表示,自己为农民服务不会退休,他的手机现在还是24小时为农民和他的学生开通,一周至少有4天,他都待在农户的葡萄园里。
镇江好人 镇江农科院研究员 芮东明:
因为他需求,很需求,所以我们在生产上面跑基本上跑的很多很多,在田里面跑,在农民家里跑,就觉得他们有这种期盼,有这种期盼那我们做的就很有意义。
句容白兔葡萄种植大户 张奎峰:
他是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的为这个葡萄产业奉献到马上就要退休了,不计名利,就是天天跟我们老百姓打交道,并不是天天在跟他们领导打交道,这个是我们老百姓愿意看到的真正的农业专家。所以芮老师在我们当地,我们讲他是我们人民的公仆,一点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