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交通综合执法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执法为民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根本任务,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发布2022年度为民服务实事项目。
此次为民服务实事项目主要涉及道路、水上及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内容,包括实施执法服务“暖心”工程、实施小微企业安全专家服务、打造交通综合“执法大脑”、推动“换电站”进服务区、打造大件许可“二重三化”服务品牌、开展高速公路易拥堵收费站治理、推进500艘内河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优化300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检验模式、为涉外港口企业提供疫情防控管理服务、为4000名船员实施VR船舶实操培训、实施交通工程建设农民工安“薪”行动、推广“工程安全云专家”进工地等12项具体服务项目。
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指出,全省交通执法系统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一项重要任务贯彻落实,作为“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可量化、可落实、可支撑、可考核”的原则,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项目实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附:2022年江苏交通执法为民服务实事项目
1.实施执法服务“暖心”工程: 开展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包容审慎监管等工作,积极推行“有温度的执法”,动态调整并执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温度”。
2.实施小微企业安全专家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提示、个性排查、对口指导、专家上门、大数据分析、法律咨询等安全咨询服务,不断提升小微企业的自我安全管理意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作为。
3.打造交通综合“执法大脑”:着重推进“智能感知”“智慧认知”和“泛在智网”三大核心能力建设,有效服务“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江苏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建设,全面提升交通执法队伍的执法形象、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
4.推动“换电站”进服务区:2022年新增8个充电桩,建成并投入使用2座服务区换电站,满足群众新能源车出行途中在服务区的充换电需求,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5.打造大件许可“二重三化”服务品牌:大件运输许可审批“二重三化”服务品牌建设“百、千、万”目标:全省建立100家以上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服务名录;对外开展1000人次以上的大件运输许可申报、审批的宣贯培训工作;全年协助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办理大件运输许可业务10000件以上。
6.开展高速公路易拥堵收费站治理: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全国高速公路易拥堵收费站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在江苏省8个高速公路易拥堵收费站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7.推进500艘内河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对符合改造条件的534艘船舶安装岸电受电设备,并申请国家给予财政补助资金。
8.优化300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检验模式:推动信用监管建立一套更加符合小型船舶特点的检验制度,力争为100家以上企业1000艘以上300总吨以下小型船舶节约检验成本。
9.为涉外港口企业提供疫情防控管理服务:通过为涉外港口企业提供疫情防控管理服务,指导港口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提升港口企业一线人员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加强港口从业人员的自身防护。
10.为4000名船员实施VR船舶实操培训:全省内河危化品船舶船员培训机构全面使用VR技术培训课件开展培训,享受生动活泼的培训过程,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为,防范安全生产事故。
11.实施交通工程建设农民工安“薪”行动:开展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安“薪”行动,大力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严肃查处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2.推广“工程安全云专家”进工地:通过推广应用“工程安全云专家”,提高服务覆盖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能力,保障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蔡源浩 蔡勇 通讯员/苏交执法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