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如何更好居家学习生活,看这里→

2022年03月13日 22:36: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月13日,常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新冠疫情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指导的通知。通知如下:

  关于做好新冠疫情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指导的通知

  各辖市(区)教育局、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学校、各职业学校、技工院校:

  根据市疫情防控2号通告要求,现就做好新冠疫情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指导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学校新冠疫情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指导工作专班,校长、党组织书记是专班第一责任人,设立疫情防控、线上教学、身心健康、视导检查等工作小组,健全组织体系,加强统一领导。召开专班会议,按照“一校一案”要求,科学制定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指导方案。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各班级学生会和家长会,部署线上教学工作,指导居家学习生活。学校每周进行2-3次视导检查,掌握线上教学、“双减”、“五项管理”、居家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及时调整居家学习生活安排。及时发现并报送疫情防控、线上教学、家校协同育人等方面的优秀案例。

  2.做好线上教学安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以周为单位,制定线上教学方案及分年级子方案、作息时间表。工作日线上教学活动时间,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初中七八年级分别不超过4课时、5课时、6课时,初中毕业年级和高中不超过集中教学时间规定。每课时时长不超过平时要求,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其余时间用于辅导答疑。线上教学开始时间,中学、小学分别不早于8:00、8:20,17:00之后不得组织任何线上教学活动。课间休息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天2次眼保健操。幼儿园不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3.落实“双减”工作要求。统筹“五项管理”,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强作业总量监管,每天书面作业量不得超过平时规定要求。不得要求学生每天完成“打卡”式作业、上传学习视频等。不得以各种名义组织或变相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就寝时间分别不晚于21:20、22:00、23:00。

  4.提供自主学习服务。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省“名师空中课堂”、我市“云上课堂”“教学新视野(微学习)”等平台和资源,根据学生居家学习任务,由教研组或备课组精心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提供服务。每周六“常老师在线”正常为学生在线答疑。

  5.加强居家生活指导。制定并发放学生居家生活指南。在经典阅读、体育锻炼、科学实验、手工制作、艺术欣赏、影视赏析、家务劳动等领域,提供活动菜单供学生选择。指导学生在家每天进行切实可行的适当体育运动,布置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推荐学生阅读和观看有益的书籍影片,引导学生学逸结合,提升综合素养。将安全指导纳入生活指南,增强学生安全防护意识,指导学生居家期间安全用电用气,科学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6.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力量,教育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居家学习生活指导。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网络等形式,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居家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等情况,引导按时作息,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注意亲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加强情绪管理。居家期间,如遇需要咨询的情况,学生和家长可拨打“96111”心理热线。

  7.强化中职教学管理。各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紧密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调整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教学安排。充分发挥学校现有智慧教育平台作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对参加对口单招、“3+4”转段的学生,有关学校切实做好相关课程的在线授课工作。一律暂停顶岗实习,并为暂停实习学生重新安排学习任务。对确有需要参与防疫工作或参与防疫物资生产的实习活动,须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实施。承担国赛集训任务的学校,创造条件,有序安排,将集训师生封闭在校内进行管理。

  8.严格卫生防护措施。师生员工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等良好生活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常通风。不组织、不参加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自觉做到少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严格实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前往就近的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实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诊过程中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突发的疫情,再次按下了学校生活的暂停键。在这个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为丰富充实全市中小学生的居家生活,市教育局特别推出线上教学期间居家生活指南。

  常州市中小学生线上教学期间

  居家生活指南

  一、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作息表,安排好每天的学习、娱乐和运动等,丰富居家生活的内容形式,比如做手工、绘画、健身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鼓励孩子主动参与房间整理、制作美食、护理植物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生活技能和家庭责任,加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二、积极做好情绪管理。家长要积极进行自我调适,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向孩子传递恐慌、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线上教学期间,孩子居家时间增多,外出活动相对减少,也可能会累积负面情绪,家长应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引导孩子通过运动、音乐、阅读、劳动等途径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三、有效增进亲子沟通。孩子居家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伴随而来。家长应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内在需求,多看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多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遇到争吵,应立即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居家期间,如遇需要咨询的情况,家长和孩子均可拨打“96111”心理热线。

  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家长应引导孩子做学习的主人,提高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孩子学习期间不做过多打扰。家长要及时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关要求,并给予孩子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孩子要自主进行在线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要请教老师和同学,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加以解决。同时,家长要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提高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力。

  五、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绿色文明上网理念,学会正确对待使用网络资源。与孩子共同制定双方都认可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健康,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的居家生活做出示范和榜样。

  六、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家长应主动配合街道社区进行核酸检测,遵守检测点的现场秩序。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等良好生活习惯,室内常通风。自觉做到少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前往就近的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家长可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和信息,指导孩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七、加强居家安全教育。居家期间,家长要引导孩子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指导孩子安全用电、用气,科学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家庭储备的药物、酒精、84消毒液等物品,放置宜“高而远”,存放在幼儿不易触碰到的地方。不要在窗台下和阳台上堆放可以攀爬的物品,叮嘱孩子不要把头和身体伸到窗户外或是栏杆外,不要在飘窗或阳台玩耍。不要触碰带电的物体,包括电线、插座等。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严禁高空抛物,危害公共安全。

  希望广大家长朋友与学校协心同力,共同行动起来,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让孩子度过一段健康安全高效的居家学习时光。

  来源:常州市教育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