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镇江文化广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月9日下午,全市教育改革发展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全市教育工作将以“双减”为“一号工程”,推进省丹阳高级中学、吕叔湘中学迁建等一批教育民生工程,以改革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上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完成一批教育民生服务和建设项目。包括推进省丹阳高级中学、吕叔湘中学迁建工程,支持省句容高级中学异地新建,完成30所以上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设备更新,完成镇江一中报告厅建设工程和市直学校品质提升工程,启动镇江高职校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实施镇江市老年大学加固改造工程。
会议指出
“双减”工作的落实仍旧是今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目标导向来看,今年“双减”要实现“两提”、“三育”和“四增”。分别是:内涵上提高作业质量、课堂质量;空间上做好家庭、社会、学校协同育人;时间上做到增加学生在校体艺活动时间、校外体艺培训时间、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时间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市教育局局长刘元良表示,这些具体目标集于根本,就是要打破教育“内卷”,减轻家庭焦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关键一点就是不唯分数。

今年我市将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和评价改革,来不断推动以上目标的实现,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和衔接教育,构建覆盖全学段、全过程、全社会的育人模式,建立以品德、学业、身心、审美、实践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市教育局局长刘元良说,“双减”不是削足适履、平均主义,让所有人接受“划一”的教育,不是管理放松、学习“放羊”、考试“放水”,让所有人都“躺平”。很多教育问题实则是社会问题,要彻底消除教育焦虑,需要破除城乡二元壁垒,综合运用教师流动、集团化办学、多校划片招生等政策,消除“不均衡”焦虑;需要打通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绿色通道,广开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