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费少云、全国人大代表银燕、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来到江苏台《代表委员云客厅》,在线参与讨论“城市更新”话题。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决策部署。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在江苏,省政府已经连续5年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年度民生实事。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0042个。如何继续把这件民生好事办得更好?访谈中,三位代表委员围绕优化城市更新实践路径、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提升城市更新群众满意度等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建厅党组书记费少云说:“通过开展城市体检发现问题和短板,系统梳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区域和城市治理的堵点难点,明确重点策略和改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确保实施过程不走偏,倡导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方式方法,防止‘大拆大建’。保持城市肌理风貌,重视个性化设计、特色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我们首先要保护好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持城市特色,防止‘千城一面’‘百城同貌’。城市有了文化魅力、文化传承才会有家园感。另外,城市更新还要解决好保护与创新的关系。把存量的老的工厂、园区提档升级、完善设施,提升城市的发展力、创新力。”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银燕说:“我建议动工破土之前要广开言路、广纳民意,政府部门以此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据,这才有利于找准所需、理顺矛盾、凝聚共识。决策过程也要请公众参与,建设效果由百姓评判,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
此外,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停车资源、打造绿色空间等,三位代表委员也与网友们一起展开互动讨论。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荔枝新闻客户端、我苏客户端、“江苏新闻”微博微信公众号、“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美又 龚俊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