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82.4%”“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多年不见的江豚又活跃在长江江苏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过去一年,江苏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巩固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让“美丽江苏”底色更加鲜明、更加可观可感。
镜头记录生态向好 鸟类用翅膀诚实投票
陈钰和田霞是邻居,都已经退休。只要有闲暇时间,她们就会背上“长枪短炮”,结伴去拍鸟。中山植物园、梅花山、石臼湖……她们几乎跑遍了南京,也拍到了不少种鸟。陈钰说:“大概2017年开始拍鸟,鸟类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多,我们还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叫白枕鹤。”田霞表示:“2017年,我在南京拍到了40多种鸟,这五年间,我拍到的鸟有110种左右,其中在南京拍到的鸟有90多种。”
陈钰和田霞说,刚开始拍鸟的两年要靠找,还要有耐心等,有时候架好装备,鸟已经飞走了。如今,就连过去难得一见的鸟类,也会来到生态环境好的居民小区,选择和人类做邻居。陈钰称:“就从我们小区的水景飞起来,白鹭、夜鹭都经常能看到,以前拍到一只翠鸟都很兴奋,现在经常一下子就过来了。”田霞表示:“在我们的小区,就拍到了近50种鸟。”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水草丰沛,南京高淳石臼湖又成了鸟儿的天堂。陈钰和田霞再次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美妙的春日“交响音乐会”。陈钰说:“南京高淳石臼湖天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去年,2021年种群达到8000只到10000只,当时一大片,我们拍的时候特别兴奋,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也是一大片,在这个河滩上,种群特别多。”田霞说:“满意的就是整个生态大环境变化了,绿植越来越多,水系越来越多,一有水,就有鱼,一有鱼,像这些食鱼的鸟类都过来了,能感觉到我们的环境变好了。”
我家门前有条河 从“烦恼河”到“幸福河”
2021年,江苏完成了重点水利工程投资139亿元,全省全社会水利投资近500亿元。江苏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家门口的一条条小河,成为居民新的休闲好去处。
常州武进的永安河水利风景区,2021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级水利风景区”。而就在几年前,这条河还是大家心中的“烦恼河”。经过几年整治改造,河面拓宽了,河底完成了清淤,还对整个河体实行生态管护,打造出极具景观效果的护岸生态带。如今,“烦恼河”蜕变成了“幸福河”,附近居民特别满意。
探路碳达峰 低碳生活成为江苏"新时尚"
江苏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并尝试把低碳理念融入生活、融于日常。
无锡在江苏全省率先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建设,打造“碳时尚”手机客户端,接入群众低碳出行数据,也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无锡市民陈江介绍:“通过绿色出行的方式,可以得到一些积分,可以使用这些积分去兑换一些购物券之类的东西,对于我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
目前,“碳时尚”手机客户端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5万人,已经产生了约508吨的社会减排量。 “十四五”期间,江苏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将达100%,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5000万平方米。江苏还将不断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低碳生活成为江苏“新时尚”。
期待“美丽江苏”更加可观可感
未来,江苏将继续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昆山市民邹立辉说:“天空越来越蓝了,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了,河里的水也越来越清澈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环境又好,生态又好,适合大家休闲娱乐的地方越来越多。”
盐城建湖市民薛淇元说:“我们这里的双湖公园,以前是一个废弃的窑厂,经过几年的治理,现在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市民晨练、健身、休闲的好地方,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用法治的方式去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泰州靖江护渔队一、二分队队长龚纪文说:“长江大保护以后,我们从捕鱼人变成护渔人,这两年眼看着母亲河发生着很大变化,巡航的时候,还时不时看到江豚在江面上玩,希望长江生态越来越好,也希望不捕捞,不贩卖长江鱼,我们一起来保护,保护母亲河。”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吕莹莹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