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一群忙碌在铁路南京站的姑娘,“代号”——“158”。
“158”雷锋服务站,是南京站专门为老、弱、幼、病、残、孕等有困难的旅客提供义务服务的班组,在全国铁路系统是第一家。同时,“158”也是一个先进的女性集体,先后荣获全国“时代楷模”、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158”,谐音“义务帮”,薪火传承五十四载,由一个“爱心小站”发展为全国铁路联动的服务大品牌,“158”的火花已点亮中国。
每一位“158”人都用自己温暖的笑容、热情的服务,让来往旅客感受到“温馨如家”。这些“158”人,是平凡的,但在平凡身后有着无数触动人心的故事……
“阿姨,你可以送我上车吗?”
2022年春运的一天,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客运员吴晓娟正忙着填写重点旅客信息。
“阿姨,你可以送我上车吗?”吴晓娟被一声奶气的问话唤住了,抬头一看,一个小朋友和一位高大的中年男子站在咨询台前。
男子将一张纸条递到吴晓娟眼前,上面写着:“你好!请帮助我儿子去淄博站,孩子的妈妈在那儿等他,请好好管看孩子。”原来,这位聋哑父亲是来送8岁的幼子独自乘车。吴晓娟向小朋友了解更多情况后得知,小男孩名叫皓然,准备坐G282次列车去淄博陪妈妈过年,浩然的妈妈也是聋哑人。
吴晓娟立刻在纸条上回复∶“皓然爸爸,交给我吧!我马上给列车长和淄博站打电话。车长以及淄博站会照顾好他,您放心吧!”这位父亲双手合十,激动地表示感谢。
“您好,我是‘158’,现有一个8岁小朋友要独自乘车前往淄博站,希望我们可以在旅途和到站帮忙照顾一下。”“孩子的妈妈是聋哑人,会在淄博站接他,快到站了请务必发短信与接站人联系。”在分别电话联系了列车长和淄博站后,吴晓娟牵着皓然的手送他登上列车……
“小姑娘,真的谢谢你了!”
“158、158,地铁工作人员送来一位老人需要帮助。”
“好的,马上到!”
回复对讲机的吴怡珊刚刚送完一位轮椅旅客上车,便一路小跑赶往检票口。此时,一位形单影只的老人跛着脚,拖着大包行李。
“爷爷,这行李我帮您拿吧。”“我带您去候车室休息好吗?”吴怡珊几次尝试与老人沟通都未果,他只是低头沉默。通过示意引导,吴怡珊缓缓搀扶着老人,将他带到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
吴怡珊见老人的口罩已经很脏了,便从柜中拿出备用口罩递给老人。老人却一直摇头,吴怡珊说:“爷爷,疫情期间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这干净口罩是免费给您的,放心用吧。”老人这才答应换上。
在沟通过程中,吴怡珊感觉到老人很有戒心,主动为他倒了杯热水、送上小食品,陪伴在身边拉起了家常。渐渐地,老人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倾诉自己在来车站途中被骗的经历。
“爷爷,您放心!接下来的旅程都会有工作人员免费为您提供帮助。”随后,吴怡珊开具了重点旅客交接单,与车长交接后将老人搀扶到火车座位上,又在上铁雷锋服务站微信群@上海站,请求协助老人出站。
临别前,老人握着吴怡珊的手激动地说:“小姑娘,真的谢谢你了!你不嫌弃我脏,还拿东西给我吃,我真是遇到好人了。”说完,老人抹了抹了眼角的泪水。
“我们就是你的眼睛”
“肖杰,今天送你坐一号线还是三号线呢?”
“是亚兰姐啊!今天我坐3号线,到同学家。”
在站台上对话的,是“158”的“老熟人”盲人旅客肖杰和“158”最年轻的90后成员赵亚兰。
“每次接站,只要我们开口喊他,他总能准确无误地喊出接站人的名字。”赵亚兰说。
由于先天性失明,肖杰十几年来往返丹阳、南京,都是由南京站“158”和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给予帮助。
“最初往返家和南京之间是汽车,到后来有了动车、高铁,出行更加便捷。几乎每个周末‘158’的姐姐们都会接送我往返。”肖杰说。
2006年,当时才9岁的肖杰就来南京的盲校读书,直至2017年从南京盲校毕业。通过自身努力,肖杰又在2019年考入洛阳的一所大专继续读书。
“是马晶姐吗?我明天坐Z39次车从洛阳回南京,麻烦你在4号车厢门口接我一下。”“亚兰姐,是我,我今晚坐G7121回丹阳,坐的是3号线,到时麻烦你到进站口接我一下。”每次当肖杰打完电话预约后,大家都会及时将他的预约信息做好登记,准时在车厢门口等候,帮助肖杰进出站。
在肖杰的心里,“158”的帮助让他出行换乘无忧,不仅提供进出站便利,还安排好了联程对接服务。
赵亚兰说,现在,肖杰每次从洛阳回老家也都是在南京站中转换乘车,他还经常介绍同学来南京玩,骄傲地宣传南京站和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
“十几年了,从我记事起‘158’的姐姐们就像是我的眼睛,一直给予我帮助。”肖杰说:“虽然我看不见,但是我能感受得到善良,她们就像是我的亲姐姐一样。”
“祝福每一个出发,温暖每一个到达”
这些,只是“158”雷锋服务站客运员们工作中一件件再平凡不过的故事,却让她们帮助过的旅客心里涌动最真挚的暖流。
从第一代李慧娟,到第二代孙燕光、第三代施凤英,再到“80后”“90后”为代表的第四代“158”雷锋服务站的客运值班员黄吉莉、许慧玲。54年来,受铁路南京站“158”帮助过的旅客数不胜数。
“158”雷锋服务站客运值班员黄吉莉表示,作为“80后”“90后”接过“158”的重任,虽然颇有压力,但能把“158”的所有荣誉化为工作的动力,更好地服务于重点旅客,“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158’人的光荣。”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不仅是“158”的岗位职责,更是她们数十载的爱心承诺。
“铁路在发展,老百姓对出行的要求也在提升,这也时刻提醒着我们‘158’,要把服务做得更好,把爱心传递下去。”“158”雷锋服务站客运员马晶说。
随着铁路的发展,四通八达的高铁为人们创造了更美好、更广阔的旅行生活,江苏也实现了市市通动车。“158”雷锋服务站客运值班员许慧玲介绍,“我们创新服务手段,构建起购票、候车、乘降为一体的特色服务网络,建立了重点旅客数据库、全国铁路车站微信群,开通了微博等现代化预约联程服务方式,让铁路服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站党委副书记李渊表示,在“158”精神感召下,全国各车站纷纷推出个性化的学雷锋服务品牌,全国160多家车站、480多趟列车与“158”雷锋服务站建立了联网接续式服务。“同时,主动联合地铁、长途客运、公交等机构,组建‘爱心联盟’,实现志愿服务无缝对接。”
“火车有终点、大爱无疆界。”这是“158”雷锋服务站女性集体,在坚持岗位学雷锋的同时,提出的对新时代铁路服务的承诺。“158”人主动承担起面向社会传递关爱、传播友善、促进和谐的社会责任。“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从一个站,走向一座城、走向全国铁路。
“我们希望通过‘全过程’帮扶,使越来越多行动不便的旅客敢于走出家门、旅游圆梦,坐着高铁游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黄吉莉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