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气温起起伏伏,如同开盲盒,3月6日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下周江苏气温将在走低后冲刺25摄氏度,春天真的要来了吗?季节变换之际,市民们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受冷空气影响 近期乍暖还寒】
3月6日中午,南京古林公园里游人如织,很多市民举家出游,欣赏梅花,由于气温有些下降,风有些大,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而此前,南京气温一度超过了20摄氏度,一些市民早早地换上了春装。
有南京市民表示:“周四、周五都穿上春装了,今天又是穿得还是比较多一点,有点冷,温差还是蛮大的。”
气象部门介绍,从3月4日夜里开始,一股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江苏省,到3月6日,全省气温达到了最低点。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助理金小霞表示:“今天早上最低温度来看的话,江苏省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在2℃到5℃这样一个区间,其中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在1℃左右,0℃到1℃左右。”
预计从下周一开始,江苏气温将逐步回升,特别是到了3月9日之后,气温回升比较明显,全省大部地区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0度以上,甚至超过25度:“可能是在11日、12日前后,部分地区可能会达到25℃以上。”
【气温回升明显 江苏有望入春】
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是不是就意味着江苏的春天这就来了呢?专家介绍:气象意义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江苏各市常年入春时间是在3月下旬到4月初,而南京多年平均入春时间大概在3月24日左右:“从气温后期变化趋势来看,尤其是在3月9日之后,如果江苏省连续5天平均温度达到10℃以上,那么我们省就有可能达到入春的标准。”
【医生:适当“春捂” 养生防“春困”】
冬去春来,一些爱美的女子早早穿上了裙装,医生表示膝关节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发关节炎。而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即便天气回暖,也还是要以“捂”为主,避免风寒湿气的侵袭。
淮安市中医院脑外科副主任张要田说:“因为如果早早地脱掉棉衣外套,由于寒冷的刺激会影响我们的血压波动,导致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引起脑出血,所以‘春捂’还是有必要的。”
春季,人的肝气旺盛,医生提醒市民在慎动肝火的同时,还需要预防“春困”侵袭,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在饮食上也要清淡,避免过于油腻。
盐城建湖县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陈纪哲说:“尽量避免选择一些油炸和易上火的食物,建议多摄入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时令蔬果,如春笋、荠菜、韭菜等。”
(王兵、史哲铭 淮安台、建湖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