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5点,“紫金草之夜”志愿者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来自社会各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志愿者分享了各自的心得。在这些志愿者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来自美国、韩国、巴基斯坦等全球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志愿者们不分国别、不分语言,共同守护这段历史。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个开馆日,都能看到穿着紫色马甲的紫金草志愿者在馆中忙碌。目前,在紫金草志愿服务队中有全球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国际志愿者,在馆开展多语种讲解、史料翻译、国际交流等志愿活动。
巴基斯坦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艾弗表示:“每一个生命都是重要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传承历史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有很好的条件,需要将这段历史传递给下一代。”
叙利亚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拉丁表示:“因为我自己做媒体,有很多人关注我,我有很多朋友,我也会跟他们说这个历史,而且我们叙利亚对这段历史也了解。”
马来西亚籍紫金草志愿者李亿胜表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不只是侵略了中国,马来西亚也有这样的遭遇,马来西亚的华人也是中国来的,抗日的时候马来西亚的华人也帮忙抗日。在马来西亚也读到了这段历史,就觉得中华民族很伟大。记住这段历史,和平是怎么换来的。”
据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2019年开始招募国际志愿者,目前已经有30多个国家300多名外籍人士参与。紫金草志愿者们像一颗颗和平的种子,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带去更多地方,让和平的理念在全世界生根发芽。南京记忆,正成为世界记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时鹏程表示:“我们的国际志愿者来自于各个国家,他们好多是在宁的留学生,都非常有热情,参与到志愿服务过程中来。通过他们的传播,把这种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去。我们纪念馆是一个平台,希望国际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都跟我们一起做这项事业。”
现场还开启了紫金草文化传播活动,著名作家叶兆言、南京大学教授潘知常和文化学者黄菡等七人成为紫金草文化传播使者,他们将把紫金草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元国璋、刘小慧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