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5日)上午,苏州吴江一家网吧负责人梁先生来到苏州市吴江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测量完体温并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后,向大厅登记窗口提交了歇业备案材料,仅花费5分钟便让企业进入了“休眠期”。据悉,这也是苏州首家办理完成歇业登记的个人独资企业。
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首设歇业制度,明确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
“因为疫情,想暂时休整一段时间,但如果直接注销,后续还要重新办营业执照、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件,比较繁琐。”走出政务服务中心,梁先生松了一口气,“现在先办理歇业,税务也有政策优惠,三年之内随时能恢复营业。”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开业(存续)”和“注销”,企业在“歇业”状态下,既不清算,也不经营,但依然可以保留市场主体资格,这一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了规避不可抗力的机制保障。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部分市场主体暂时无法正常营业,但仍有比较强的经营意愿。”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科科长沈雄良表示,接下来当地行政审批部门将用好歇业制度,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注销退市模式,为遇到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留足喘息休养、转型升级的空间。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