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溧阳市自2020年启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以来,积极落实以下举措,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
线下办
●可以去这里办
▲市政务服务中心
▲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
▲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集中提供政务服务的综合性场所:市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可以去这些窗口办
综合咨询窗口,统一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综合办事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
帮办代办窗口,为报建企业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跨省通办”窗口,立足苏皖合作示范区,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事服务。
“办不成事”窗口,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线上办
●依托江苏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提供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事“一次注册、多点互认、全网通行”。
●推进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平台适老化、无障碍改造。
●整合各类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通过江苏政务服务APP、“自在溧阳”APP提供服务。
线上线下协同办
●对已实现线上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原则上要同步提供线下窗口办事服务,由企业和群众自主选择办理渠道。
●申请人在线下办理业务时,不得强制要求其先到线上预约或在线提交申请材料。
●已在线收取申请材料或通过部门间共享能获取规范化电子材料的,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纸质材料。
集成办
从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角度出发,打造企业开办专区、投资审批专区,推进“一件事”改革,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周期,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多个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
“免证办”
●在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流程优化、机制创新和技术保障,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和全国互通互认。
●打造高新区“免证园区”,通过直接取消证照材料或数据共享、在线核验等方式,实现政务服务“两个免于提交”。
就近办
●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为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便利办
●24小时自助服务,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和银行、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延伸,鼓励各地区整合公安、税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自助服务功能,推动更多事项全程自助办理,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
●推进水电气、电信、移动、广电等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
●推出免费邮寄,政府买单,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
精准办
●依托江苏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投资建设项目“一企一策”,精准识别项目特性,厘清开工办理事项,为企业定制个性化办事指南。
●推进模拟审批,在未供地前,审批部门为符合条件项目提前实质性审查申请材料,出具预审意见。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出政务服务地图、智能审批等创新应用模式。
(来源:溧阳市融媒体中心、溧阳市行政审批局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