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日前,常州市印发《常州市“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该计划由此进入第四轮。3月2日,常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对该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根据该计划,常州在三年内扶持大学生创业6000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1.8万人以上,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450个以上,资助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300个以上。
从2012年开始,常州市已连续开展了三轮《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基地、创业服务“五轮驱动”,推动常州大学生创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据统计,2019-2021年,常州市共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3.5万余人次,引领大学生成功创业1.1万人,带动就业4.42万人,投入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4600余万元。常州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创业基地54家,驻常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多次在“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
据了解,常州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与上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保持一致,重点在对象拓展、政策延伸、服务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突破。其最大的亮点是着重对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了优化和完善,进一步扩大对象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延长补贴时限、减少限制条件,以进一步彰显政策效应,鼓励扶持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
据悉,《常州市“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总体上呈现“一增加”、“二扩大”、“三提高”和“四调整”的特点:
“一增加”即增加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运营补贴,对成功创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给予适当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二扩大”在政策享受对象在原“大学生”的基础上,扩大了毕业五年内国内普通高等院校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等教育部认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对于国(境)外学历的表述增加“经教育部认证”,更加精准。此外,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所带动的对象从本市登记失业人员、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扩大到本市所有参保劳动者。
“三提高”包括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标准从5000元/人提高到6000元/人,累计最高补贴从10万元提高到18万元;在常注册的创业项目补贴标准从3000元/项提高到5000元/项;优秀创业项目孵化补贴标准从1000-6000元/项提高到不超过1万元/项。
“四调整”共涉及四项补贴的调整,分别是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三项补贴由法人必须在自办实体参保调整为法人非必须在自办实体参保,以及大学生创业者社保补贴申请享受期限由2+1年调整为3年,不再要求享受大学生创业者社保补贴满2年后,要带动1人及以上就业并为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才能延长申请享受不超过1年。
(来源:江苏广电常州市中心站/汤琤 潘瑱嫣 谢博涵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