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3月1日,在爱耳日来临前夕,南京六合区残联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公益活动,以此提醒大家安全用耳。
【六成为遗传因素导致耳聋 早筛查早治疗】
医院举办了医生的科普讲座以及一场知识问答,不少听障朋友也积极参与进来。朱先生3岁时因为一场高烧,导致听力出现了障碍。其妻子也是聋人。去年,家里迎来了新生命,朱先生一家还曾担心孩子会不会听力也会有问题。为此,其妻子怀孕之后,去医院去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耳聋这一项是比较正常的。再孩子生出来差不多三个月后,朱先生的孩子去做了一次检查,情况良好。
据了解,我国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到三,其中60%是因遗传因素导致的耳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孙菲菲说:“可能与基因有关,这种基因突变与耳聋性基因有关,建议做一些产前基因筛查。如果孩子有相关这些问题,建议还是要及早干预、及早治疗。”
【安全用耳 戴耳机须掌握“60-60”原则】
成年人的健康、安全用耳很重要。此前有报道称,32岁的李先生就因为跑步时戴耳机放大音量听歌。且每次2小时,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年。后反复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情况。其随即到广州就医,确诊为双耳中高频神经性听觉丧失。经治疗后,李先生需长期戴助听器。医生提醒,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一个‘60-60’原则。
孙菲菲说:“最好不超过60分钟。成年人一般每天2到4个小时,未成年人一般是2个小时以下。我们长期用耳机,最好中间休息个30到40分钟。还有一个‘60’是指平时接触的噪音也要低于60分贝。”
(杨雯 章健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