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2月28日)从省总工会了解到,目前,我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人数已达73.4万。
泰州的李进开网约车已有三年,他告诉记者,网约车司机有时会遇到紧急避让、同一时间地点重复处罚等想要申诉的状况,处理起来较为头疼。近日,泰州市公安局、市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明确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关爱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八条措施,为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的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四个群体的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关爱八条”出台后,根据畅通劳动者诉求表达这条规定,他们只要将需要申诉的信息反馈给平台,属地工会就会本着让劳动者少跑腿的初衷,定期收集平台交通违法申诉诉求,集中提交公安交管部门据实处理,提高了办事效率。在工会的关爱下,越来越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们感受到了江苏的温暖。
江苏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聚大省。如何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关键在破局,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大家庭”。“为新就业形态群体办实事”被列入江苏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15项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江苏推行“重点突破、行业覆盖、区域兜底”模式,构建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一体化推进格局,推进平台企业、头部企业及其关联企业依法普遍建会。
作为货车司机网上入会试点省份,成立全国首家平台企业货运物流工会,依托头部企业工会成立道路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建立物流园区工会,健全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推动零散从业、灵活就业的货车司机应入尽入。2021年联合建设“劳动者港湾”5103家,建设“货车司机之家”“骑手之家”1110个,“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1200多家。这些服务站点标志标识明显,职工走在路上“看得见”,打开手机地图“找得着”;提供洗衣干衣、淋浴休息、吃饭饮水等基本服务;提供货源信息、车辆维修、司机维权、应急救援等扩展服务。
在这个“家”中,劳动者能感受到厚实的“温度”。江苏开展“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全省工会投入1600多万元,走访慰问5万多人次。为3万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健康体检,为5800余名新就业形态女职工开展免费“两癌”筛查服务。依托江苏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增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心理咨询热线,提供优质心理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工会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自从有了工会这个“大家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们创业创新有了“方向”,更有“干劲”。江苏在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工会中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工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结推广京东、中通物流等新业态企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积极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触网”频繁的特点,深化江苏工会服务网建设,拓宽服务方式、优化服务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到“指尖上”、传递到“车轮上”。江苏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型企业按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建立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各地还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省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省十佳文明职工的评选范围。截至目前,江苏已对5万名提升学历的各类劳动者给予了补助。一系列倾斜政策激发了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聪琳 王尧 通讯员/刘畅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