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走得更“远”!江苏7家医院具备器官移植资质

2022年02月25日 10:32: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器官移植是很多危重症患者唯一的生存机会,同时,这项技术也是考验各大医院临床技术的一项“大考”。2021年,江苏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进行了较大调整,无论是例数,还是技术,都有所突破。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器官运输的最高效?

  【江苏7家医院具备器官移植资质 技术实现诸多突破】

  2021年,国家卫健委对具有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的机构进行了调整。目前,江苏有7家医院具有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其中,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阔别15年后,重新取得了肾移植手术的资格,这也是江苏长江以北唯一获得资质的医院。

让生命走得更“远”!江苏7家医院具备器官移植资质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市人民医院目前是省内唯一一家拥有了肺、肝、肾三项资质的医院,特别是肺移植,2021年,无锡市人民医院完成了176例,成为全球年度肺移植数量最多的医院,在技术上也有了诸多突破。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介绍,拿一个大的肺劈裂成两个小的肺叶给肺部小的受者,做双侧肺叶劈裂式移植,这个技术也非常成熟了,这也是全球比较领先的。2021年有十几个病人做了劈裂式肺叶,肺移植手术也越来越微创,胸腔镜下做一下,迷你切口就能完成双肺移植,以前四五十厘米的切口现在已经小到一半了。

  南京市第一医院是目前江苏唯一具备心脏移植资质的医院,截至目前,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累计完成131例,2021年完成了21例,在全国排名前十,存活20年以上的患者已经有3例。患者张先生在十天前,刚经历了换心手术。张先生告诉记者,很快术后能下来行走,而且大小便自理。

  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介绍,在快速康复上也有了突破,以前心脏移植手术要在ICU好几天,现在心脏手术几个小时后呼吸机就停掉,气管插管拔了,病人就清醒了。一般来说,24小时以内换心的病人,70%到80%的病人都可以下床。

让生命走得更“远”!江苏7家医院具备器官移植资质

  【捐献志愿登记人数攀升 器官利用率还需提高】

  除了移植技术上的突破,器官捐献工作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记者从江苏省红十字会了解到,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不断攀升,2019年,江苏志愿登记人数在五万左右,2020年超过了8万人,2021年江苏志愿登记人数达到11.4万人,累计报名登记超过30.2万人。2021年,实现捐献165例。记者也了解到,江苏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去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二是线下登记,到当地红十字会进行书面登记。

  除此以外,器官捐献的利用率如何再提高,也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陈静瑜告诉记者,愿意做器官捐献,要把身上所有的器官都利用起来,肝和肾的利用率都在98%左右,现在,心脏和肺的利用率很低,全国肺利用率在6%左右。病人心脑双死亡进行捐献,一般来说完成捐献要1周左右,在1周后进行捐献,肺部或多或少感染了,ICU医生在维护肺部感染方面意识需再增强。

  【疫情防控下 器官转运筹建新的“绿色通道”】

  在临床上,器官运输,无疑是与时间赛跑。2016年,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民航、高铁系统提供快速值机、优先安检等帮助,尽可能为医生缩短转运时间。一般情况下,器官获取的流程是,受体所在医院派人,前往供体医院。这种模式已经能够应对大多数的器官转运工作,但人力成本高,而且在疫情防控情况下,风险较大,江苏也在探索新的“绿色通道”方案。

让生命走得更“远”!江苏7家医院具备器官移植资质

  陈鑫告诉记者,有几家心脏移植做得比较多的医院也互相比较信任。比如供体在北京,临时从南京派人来不及,北京的通道就会帮忙取好,送到南京来,节省了时间。

  目前,我国每年有30万患者等待通过器官移植挽救生命,但是目前每年只能进行2万多例器官移植手术,无论是器官捐献宣传、还是临床专业水平,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这里,记者也呼吁更多的市民,可以加入到生命的接力中。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汤安佶 张中玄 王健安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