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转数改” 江苏各地各企业纷纷行动

2022年02月14日 17:14: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以来,国务院、江苏省政府相继发布规划,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省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吹响了加速产业数字化的号角。各地各企业顺势而为,纷纷行动,变革传统制造模式,以数字赋能提升江苏智造核心竞争力。 

  位于无锡的普天铁心是一家专注于制造、研发、销售电力变压器铁芯的企业,目前年生产能力15万吨,在全球拥有两百多家客户。

  在它的智慧化车间里,可以看到原料入库自动化物流仓储、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集成一体的纵剪机组、铁心自动理料机组、自动叠片机组等等,公司副总经理吴娓娓介绍说,他们建设数字化的基本思路是把人与人、人与设备,以及设备与系统之间高效连接:“我认为不能说上了自动化就实现了智能,实现了数字化工程。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管理要做出一些变革。我们要基于未来数字化工厂的发展,做管理的调整,包括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跟信息化做融合。”

  吴娓娓将公司的发展痛点分为三个阶段:由没有自动化和信息化到信息系统有一定的基础、但出现了信息孤岛,再到面临新课题做大数据分析、数据建模。

  2020年,他们选择了将自动化与信息化相融合,如将每个节点的数据从原料到配送到生产重点的检测数据通过钉钉做集成,让不同角色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性能变化都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我们从配料的角度来讲,如果材料性能过好,成本就会过高,如果材料的性能最终不能满足产品交付的需求,这台产品就要重组,势必会造成材料成本的浪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性能的分析,对于材料的应用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改造之后,普天铁心的订单交付效率上升了50%,工艺质量上升了73%,人工成本下降了50%,设备维护保养成本下降了80%。日前,无锡工信出台《推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每年实施100个重点智能化建设项目,推进1000家企业技术改造,培育100个智能制造应用场景等,到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常州在2022年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要把准“智改数转”“主方向”,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算力供给,掀起企业“智改数转”浪潮,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南通市出台《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全市57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覆盖;宿迁市全面实施“智造强市”战略,虎年春节后开工首日,宿迁市宿豫区联合京东科技举办“大数据+”企业集中开工暨江苏京世大数据公司开业仪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宿豫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上新的台阶。

  京东科技数字城市群王正明表示,他们将与宿迁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市域治理、京东云IDC中心、医保云、教育云、工业互联网、电商进农村、协同办公、数据服务、人才实训等多个领域携手创新,全面推动数字经济提速发展及城市数字化转型:“‘江苏京世大数据公司’正式启航,标志着京东科技与宿迁市的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拓展。”

  2021年初,苏州召开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发出了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动员令”。记者了解到,一年来,苏州全年发放“智能制造贷”73.3亿元,帮助中小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完成“智改数转”项目10634个,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2022年,苏州力争完成“智转数改”项目5000个以上,持续扩大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普及面。苏州市工信局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计颖介绍说:“我们就围绕这方面做了一些聚焦服务,比如说‘百园万企’服务行,‘智转数改’基层行,要跟下面各个板块进行一个联动服务,给有需要的企业牵线搭桥,提供一些实际方案应用的指导。”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