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模式开启,大家可能除了每逢佳节胖三斤的体态变化之外,行李也发生了变化,回来时装满了给亲人的礼物,返程时行李中则装满了亲人的爱和牵挂,年味、家乡味、家人的拿手美味全都安排上,鼓鼓囊囊地揣满返程的行李。
今天(6日)上午,记者在南京三桥服务区看到,不少车辆的后备箱里都塞得满满的。郭先生的老家在河南商丘,汽车的后备箱里装满了家乡特产。“我妈说这是家里面做的东西,是家乡的味道,怕我在外面吃不惯,我们年轻人经常中午点外卖,晚上有时候比较忙也会吃外卖。我妈就把自己油炸的肉带过来了,还有自己做的香油。我能理解妈妈的心情,我走的时候就稍微有点悲伤。”
徐先生一家三口一同从老家河南回苏州上班。出发前,后备箱整理了三四遍才装下了这么多行李,取舍再三,决定多带点老家的蔬菜,在外吃不到家乡的味道。“父母给我带了自己种的蔬菜,大葱菠菜,还有自己做的肉。我们凌晨三点钟出发,父母半夜就起床了,到地里面收割了一些菜,赶紧装车上,很多都装不下。”旅客徐先生说。
春节回家,后备箱里的礼物各种各样,可谓是满满的爱,这些回家的礼物虽然不一定很贵重,但都代表着游子们对家人的思念和关爱。“每次回家再回来,都是满满的,像是搬家一样。我也理解了父母的心情,对孩子的牵挂不由自主,都想让孩子吃好喝好。过年的年味也是家乡的味道。”旅客司先生说。
今天上午,在泗阳高铁站的候车大厅里,旅客们有序而安静地坐在座椅上,身边放着行李箱、布袋、纸袋和小推车,除了自己的衣物之外,旅客们带得最多的就是家里给准备的各种好吃的。王思宇和妻子都在张家港工作和生活,一年回家的次数,手指头数得过来。回家少,但是父母对他的爱却更浓。这次,给他们准备了一小推车的好吃的,牛奶、零食是必不可少的,最让王思宇开心的是还有很多家里准备的“拿手美味”。
王思宇说:“带了咸鱼、还有香肠、牛肉、羊肉,家里都是弄了一些我们比较爱吃的。家里面的味道好吃一些,外边吃的不太习惯。”
吃惯了家乡味的不光是王思宇,还有在北京读博的于瑞,这次回程带了不少的泗阳特色美食,一块块膘鸡就是年味、就是家乡味。“因为膘鸡是泗阳的特色,外地也没有,一年在外边也比较想念膘鸡,家里面也带一点过去,到了之后除了自己吃,还有在北京没有回来的亲戚,他们也想吃,也带点给他们尝一尝泗阳特有的外地也没有,吃不到。”
朱婷婷在众多的旅客中显得很特别,她小心翼翼地拎着一个袋子,生怕漏了,打开一看,原来是父母特地给她做的老豆腐。她嫁到了盐城之后,也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来,父母对她的爱就凝结在这一份份美食中。
朱婷婷说:“这是我爸爸妈妈比较擅长的,传统的手工作坊老豆腐,每年过年都会做,做给我们姐妹几个吃吃。”
看着返程的行李,总是让人内心升腾起感动,东西不在多贵重,最难得的是那份心意,那份爱与牵挂。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范涤青 泗阳台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