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跃进村村民李文喜拿到村里发放的“股田”分红,大许镇44岁农民朱秀丽正式到为民服务中心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马坡镇大新庄村民王思汉搬进了村里统一建设的别墅式新居……全区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有温度的民生,让冬日的铜山更显温暖幸福。
顺利完成省“全要素网格化”试点,“四网三员五联动”镇域社会治理机制逐步推广,汉王镇、柳泉镇北村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称号,2021年底,铜山再次夺得全国平安建设领域最高奖“长安杯”……探索“六治六力”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健全“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高效治理绘就铜山“富民安居图”。铜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跑出了富民惠民安民加速度,书写出“善治高地”建设新篇章。
千方百计搭建多种形式就业平台,铜山扎实开展各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去年累计发放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失业保险补助近7000万元。多元化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构建以农业产业化联盟为引领的“十百千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行“党建+股田制”模式,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200元、27600元。始终把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铜山用富民的一砖一石筑牢了社会善治的基底。
聚焦“八个更”要求,铜山突出系统提升公共服务区镇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探索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路径,让群众享受更优质便捷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徐州市高新区中学、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京路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建成使用,大许中学、铜山中学晋升四星级高中,累计招聘在编教师2768名。在全省率先组建医疗事业集团,打造具有“铜山特色”的医共体模式;建成4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0家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和137家省示范村卫生室,建成省级以上卫生镇15个,异地就医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荣获全省基层卫生十强县(市、区)。实施养老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工程,新建2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12个镇级敬老院标准化改造提升。积极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每年开展文化体育惠民活动300余场次,汉王村、北村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铜山倾情倾力改善民生福祉,着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用真情服务换来百姓的获得感,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平安是福,安全感是幸福感的源泉。铜山突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探索“六治六力”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健全“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推广“四个领办”党建工程,强化网格化管理基础功能,推进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顺利完成省“全要素网格化”试点,“四网三员五联动”镇域社会治理机制逐步推广,蝉联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建立完善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机制,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提升至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