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闹新春!工匠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比拼“虎”创意

2022年01月19日 15:27:5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月19日,“福虎迎春,艺献金陵——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虎年新春展”拉开帷幕。工匠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创作的200多件和虎相关的作品汇聚一堂,让市民尽享非遗之美,民俗之乐。

非遗闹新春!工匠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比拼“虎”创意

【非遗闹新春 看工匠大师比拼“虎”创意】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虎年新春展”共展出200多件以虎文化为主题的作品,涵盖了剪纸、编织绣、泥人面塑、陶艺、雕刻、书画等等。青年工匠和非遗大师比拼创意,让观众感受不同的“虎”艺术之美。经过专家评审,小学美术教师俞晨创作的面塑作品《五福临门》获得本次艺术展的一等奖。

非遗闹新春!工匠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比拼“虎”创意

  南京面塑非遗立项人、南京青云巷小学美术教师俞晨说:“北方的面塑一般是比较朴实敦厚。南方以我们南京面塑为例,以侍女和儿童为主要人物形象。女性比较柔美婉约,孩子是活泼可爱。我们民间有些方言中‘虎’和‘福’是谐音。正好五只老虎、五个孩子,五个福气、五福临门!有的是坐着的,有的是骑着老虎身上,各种姿势不一样,而且表情要不一样。不仅自己要努力把手上的功夫练好,更重要的要把这个手艺怎么传承给下一代。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喜欢,让孩子去接受、去爱好它。”

非遗闹新春!工匠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比拼“虎”创意

【烟火气满满 逛展重温老南京的年俗记忆】

  随着虎年春节的临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还推出了“老南京年俗展”。馆内珍藏的与虎有关的年画、生活用品、瓷器、织绣等多种类别的文物以及100多件套反映南京人过年风貌的民俗用品,让市民重温老南京的年俗记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徐龙梅说:“南京从腊月初八以后开始忙年,一直到正月十八落灯。整个一个年俗系列的完整过程,除夕南京人有守岁的习惯,一定要喝洪福齐天汤。另外,秦淮灯彩也是甲天下。灯节一般都会有上‘灯元宵、落灯面’这样的吃法。现在,过年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通过这样父母也是一个再学习,让孩子们从小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了解。”

  (黎明 史哲铭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