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如何在绿色转型新赛道上跨越赶超?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这样说……

2022年01月17日 07:00:5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携手十三市广电

推出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

——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环省行》

第十三站

来到盐城

盐城未来5年

如何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

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

锚定目标

谋定“12357”思路举措

  记者: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盐城要扛起光荣使命,努力实现跨越赶超,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针对这一要求,盐城要在哪些方面发力呢?

  周斌:去年刚刚结束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吴书记明确对盐城提出,要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这个任务目标非常明确,要求非常具体,对盐城来讲也是一个新的使命、新的要求。盐城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红色基因的支撑。特别是现在来讲,生态优势应该说逐步彰显,要在沿海地区,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和发挥更好的贡献。

  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我们研究“一二三五七”,就是发扬吃苦耐劳、忠诚奉献的精神;抢抓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期两个叠加融合的机遇;发挥改革、创新和开放三大优势;答好五大答卷,就是特色产业培育,绿色低碳发展,城乡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及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答好这五张答卷;聚焦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加速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绿色转型,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及锻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铁军这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链式思维”构建新高地

  记者:盐城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两个加速期融合并进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如何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创新驱动?

  周斌:答好这个题目,我们觉得要从五个词。

  第一是产业,明确打造“5810”,5条地标性产业链,8条优势产业链,和10条特色产业链,在“5810”方面聚焦23条产业链,把产业基础做强。

  第二要做强企业,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产业需要企业的支撑。所以围绕产业链,要聚焦产业集群,把企业围绕产业链更优地布局。

  第三要围绕创新,更要把绿色低碳作为前提,把安全环保作为标准,在这个时候,推进企业的创新、加快企业的壮大、培育特色产业链。

  除此之外,还要在生态、还要围绕平台,特别是园区载体,要承载更多的人才。这几篇文章一起做好,能够把产业做得更强、更有竞争性。

把盐城的绿色招牌擦得更亮

  记者:盐城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系统提升世界遗产地品牌影响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典范?

  周斌:绿色是盐城的一个优势,但是我们感觉到只能更好,所以我们要做几篇文章。一个就是把绿色生态环境做得更好,虽然说现在总体上,环境质量应该说一年比一年更好,而且在长三角也还是排在靠前,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空气质量,怎么样能够更加走好,“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这个品牌擦得更亮;在水环境整治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污水管网接管率,这些河道特别是一些支浜,在农业面源的处置,还要更加地健全基础设施。然后在绿色当中,要把绿色产业做起来,把绿色发展的产业基础打得更强。

  还要培育绿色发展的文化,提升老百姓的生态文明素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让盐城人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在采访之前,江苏广电总台全媒体矩阵征集了盐城的广大市民网友心中对于未来生活的期许,我们将其汇聚成了一份民生梦想清单。

  记者:这就是我们征集的百姓的梦想清单,未来盐城还会做些什么实实在在的举措?

  周斌: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下一步,我们想在几个方面还要进一步地努力。

  第一是富民增收方面。盐阜老百姓,过去为革命解放,现在为社会事业现代化建设都做出了贡献,所以首先要在增收富民方面要下功夫。

  第二是公共服务方面。应该来讲,富民当然是阶段性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但是除了增收之外,要把更多的公共服务也要做起来,而且要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比如说在教育、医疗、公共出行、基础设施这一方面,要把它做好。

  第三是生态环境方面。老百姓对生态环境取得的变化、目前的状况总体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生态环境只能更优,所以也针对还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第四是社会公共安全方面。要让老百姓要有更好的获得感,满意,在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公平正义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地努力,让盐阜老百姓一天比一天日子过得更好。

  (记者:丁凤云、刘正则、张慧鑫、罗飞、桑雨生、李扬、杨文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