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市铜山区新区街道12个社区(村)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布局,招引“三产”融合农文旅项目,创新集体资产公司+社区(村)的股份合作发展模式,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实现了集体资产稳步发展。扎实推进“四个领办”党建工程,高品草莓种植、优质番茄培育、花卉苗木观赏、“三产”融合发展等,总投资近6000万元,将产业项目与民情民意、公共事务、民生实事归类合并,逐步实现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形成“一村一品”、“一社一业”的特色产业格局。
按照新区街道农业发展的目前状况和资源禀赋,进一步完善“东菜西莓中花卉”的总体布局。东部以晁湖为中心“番茄王国”片区,引进台湾优质种苗、先进种植技术,提升番茄品种等级,拓宽高端销售渠道,将多彩鲜果销往上海高端商超,同时增加多彩番茄采摘体验区域,提高番茄附加值。西部以台上为中心“草莓小镇”片区,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引领、企业参与”的原则,强力推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高质量展开,着力推进新区主导产业绿色化、特征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中部以新庄为中心“花卉基地”片区,发挥中部近路靠区的区位优势,整顿新庄连霍高速附近闲置用地,投资建设规范化花卉交易市场;整合滕寨零星的花卉苗木交易点,建设新型观赏花卉苗圃园;整治龙亭居委会南边的大棚房,建设联栋大棚花卉市场。三村花卉产业联动互补,形成地域优势、规模阵势、品牌强势,打造五环南路鲜花经济带,美冠徐州淮海经济区。
在发展壮大“三大片区”主导产业基地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加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扶持力度,把农业生产与农特产品加工、流通结合起来,把农耕文化与农业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从原农产品生产向加工、储藏、销售的全产业链转型。
西部片区“草莓小镇”与德国卡尔斯农文旅项目等知名品牌运营商合作,打造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以草莓为主导产业的农旅庄园,加快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集中打造有看、有玩、有摘、有带、有吃、有住的“六有”兴旺高地。东部片区“番茄王国”以建设“两中心(研发中心和展示中心)一冷库”为契机,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将农户紧紧的捆绑在产业生产链条中,切实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不但产品远销国内外,还带动了周边8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驿城、托龙山、麦楼等社村充分利用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合理合法对集体资产进行经营管理,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物业租赁,打造平台、筑巢引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三产”服务业,吸引资源、增加收入。
(来源:铜山区融媒体中心/庄敏敏 一夫 审核/李琳 廖旺 赵后永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