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江苏省分行: 创新帮促守初心 接续奋斗再出发

2021年12月31日 15:07:42 | 来源:我苏财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沙浦村,这个位于S328省道盐城滨海东坎段最中心位置的村子,是“十三五”期间的省定经济薄弱村。过去,村里的年轻人一旦有机会,便头也不回地外出打工,仅留下泥泞土路上一排排积水的鞋印,慢慢风干模糊。而陈旧的沙浦村,只有破败的老危房、随意搭建的厕所及空置肮脏的猪圈,陪伴着村里的老年人、妇女和孩童。

  如今的沙浦村,一跃成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村集体收入从2019年的18万元、2020年的66万元、2021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实现了“三级跳”;2021年,沙浦村常驻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处在重磅打造的“缤纷东坎”规划蓝图的最核心地带,沙浦村正成为最美11公里S328省道东坎段这颗“项链”上最美的一颗“珍珠”。连同散落其中的其他6个现代化村落,绿色菜园、蓝色水园、红色文化园、金色果园......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振兴精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沙浦村美丽蜕变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作为江苏省“五方挂钩”的后方单位,近年来,建行江苏省分行始终把乡村振兴帮促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断创新乡村振兴定点帮促举措,立足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搭建拓宽消费帮扶渠道,在乡村振兴帮扶路上开展了一系列生动实践,助力滨海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家乡“美”了有奔头

  数九寒天,苏北农村本是农闲时,沙浦村五组村民赵武明却闲不住。一早送完孩子上学,他就来到村里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内,开始了葡萄藤条的修枝工作,园区的技术人员告诉他:修枝修得好,葡萄藤条恢复生长活力,长势好,产量高,价格也高。

  赵武明去年返回家乡,此前他和妻子在无锡打工。这几年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他动了想回来的念头。他算了一笔账:在无锡做电焊工月工资有8000多,和妻子每月收入有1.5万。回老家两个人每月能挣一万左右,看起来似乎少了一些,但在外打工需要吃住开销,实际上净落到手里的钱和在外打工差不多。回乡后,他们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孩子,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赵武明憧憬道:“在园区,能挣到工资还能学到技术,我也打算以后承包土地自己种植。”

  这两年,在沙浦村乃至周边,像赵武明这样返乡打工的农民逐渐多起来。

  早在2018年,建行江苏省分行便为沙浦村脱贫工作做出努力。东坎街道的第一个扶贫项目——草莓园在沙浦村落地。草莓园以扬州大学园艺植物保护学院技术入股、当地农业大户和省委帮扶后方单位共同出资的形式筹建,其中建行投入帮扶资金50万,参与新建10亩可调温湿度、使用滴灌设施的架式草莓园。草莓园采用无土栽培,由过滤的净水滴灌,产出的草莓多汁味甜,一上市就大受欢迎。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并带动20户贫困户脱贫。

  草莓园“破冰成功”,让沙浦村村干部和农民尝到了特色农业的甜头。沙浦村的村民可以在村里工作,不仅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更缓解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过多、青壮年男子少的人口结构问题。

  “我们的产业不仅解决了返乡青年的就业问题,实际上还直接解决了一些村庄里比较明显的社会问题。现在,老有所养、幼有所护,家庭和睦,我们的村子非常安定。”提及此处,东坎街道副主任唐馨十分高兴。

  产业“兴”了有动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2019年后,沙浦村建成了蜜梨园。紧锣密鼓地,在2021年,建行江苏省分行分别提供79万元和21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沙浦村打造百蔬园种植基地和“阳光玫瑰”葡萄园。百蔬园从申报到大棚建成仅用了四个月。前不久,300亩的西兰花第一茬,一经采摘便销售一空。没想到百蔬园的第一个“试验品”就为村集体带来了20多万的收入。

  “阳光玫瑰”葡萄园在“联动大棚”也已试种成功,预计明年初果期能有3000斤,盛果期产量能达到6000斤,仅盛果期就能为村集体带来五六十万的纯收入。

  而2020年,在紧邻这些蔬果项目的附近,建行江苏省分行与其他后方单位积极联系“冷链”协会,进行调研论证,又投入8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沙浦村“冷库”项目,共同出资建设了50米长、20米宽、6米高,总面积1000立方米的冷库。

  今年炎夏,这四个冷冻库、两个冷藏库正式投入使用,像守护瓜果香的卫士,沙浦村6万斤蜜梨和隔壁新安村的6万斤蜜梨在等待运输之前被送入,锁住了果实的新鲜美味,更减轻了农产品的产地损失和物流成本。

  “以前农村粗放式经营产生不了高收益,农业要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必须要有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建行的资金为我们解决了项目启动难的问题。”唐馨副主任说道。

  特色农业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形成以红颜草莓、丰冠蜜梨等为代表的“五园”特色农业产业经济。

  唐馨用这样一组数据来佐证:沙浦村一共有户籍人口4千多人,2019年沙浦村常驻人口只有1000多人,2020年常驻人口有2500多人。到2021年人口社会调查时,常驻人口达到了3000多人。特色产业不仅吸引人才回流、有效带动村民致富,让农村产业更具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更强动力。

  销路“宽”了有底气

  “我是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沙浦村党总支书记徐加宾,我为我村‘丰冠蜜梨’代言......”今年八月,在沙浦村的梨园,徐加宾在“幸福东坎”的直播号上开了一场网络直播,为大家推荐新鲜上市的沙浦“丰冠蜜梨”。一场直播,30万的梨子销售一空。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线下消费受阻。为了拓宽农产品销路,东坎街道注册了抖音号,村干部想到在线直播。而作为滨海县“五方挂钩”后方单位,建行江苏省分行也在不断搭建拓宽消费渠道,助力当地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依托建行“善融商城”网上销售平台的优势,建行驻滨海县帮促工作组队员张晨宝积极“牵线搭桥”,通过线上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滨海特色产品,帮它们“走出去”。在建行“善融商城”,滨海的草柳编参与平台“一元购”活动,一千份草柳编上线不到几小时就抢购一空;何首乌、有机大米、“丰冠蜜梨”、滨海大米纷纷“上线”,在平台热卖。

  “‘善融商城’搭建起从农产品种植户、农产品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的产供销一体化新模式,2020年以来累计带动我县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150多万元。”建行滨海支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玉琴表示。

  与此同时,长三角首个“扶贫产品专营店”开进“滨海港高铁站”,当地17种特色农副产品首批入驻销售。建行出资15万元对地面店进行了装修升级,专营店所销售产品的收益全部返还给村集体。建行江苏省分行食堂与“辛庄村英兰合作社”达成签约意向,长期支持滨海农产品销售,每月采购滨海大米三吨......

  乘着东风,沙浦村把自己新鲜的农产介绍给了全国各地,也惊喜的发现,年轻人返乡后,不仅留得住、富起来,还带回了年轻人的新文化、新思潮,“缤纷东坎”文化商标便是他们下一步倾力打造的滨海名片。

  “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帮促形式,大力支持滨海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为滨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12月8日,建行江苏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伟煜在滨海县乡村振兴帮促点调研时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建行江苏省分行将以新金融之力,汇聚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在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彰显建行担当、展现建行作为。(来源: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 编辑:杨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