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联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推出的大型网络接力直播《跟着法官“抓老赖”》继续行动。12月28日,记者来到连云港市跟踪在这里执行的两个案子,法院的法官们带着搬家公司的工人们,上门帮着欠钱不还的老赖们搬起了家。一起来看看。
画面中拿着话筒大声喊话的就是此次参与案件执行的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法官韩杨。他告诉记者,这栋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振兴南路的六层楼房在2014年就被执行人朱某抵押。2014年被执行人与江苏银行签订多份借款合同。后因无法按期偿还,申请人申请对该处抵押房屋进行查封。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发现,朱某早已将此处房屋进行出租抵债,用作了宾馆和超市。为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法院依法要求房屋实际占有人迁出该房屋。“因为有人在里面,一直占据,不听我们劝,现在我们就是进行一个公开公告,现在给他们最后十分钟,十分钟之内带着自己的贵重物品出来。”
在现场等候十分钟后,执行法官指挥搬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公证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将超市内的物品搬出,送到事先租好的仓库内。对于这样的结果,超市老板王某无法接受。“我去年租的,租了五年。我房租付了两年,到明年八月份才到期。你现在法院让我清场的话,我可以清,我的损失谁来赔偿给我。”
对此,承办该案件的法官周涛解释说:“王某的租赁协议是在法院查封该房产后签的,根据法律规定,这个租赁协议是要依法涤除的。除此之外,法院在前期张贴限期搬离的公告后,王某也没有向法院提出异议。因此,王某与承租人之间产生的租赁纠纷,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在法官的耐心解释下,王某同意配合腾空房屋。超市的清场进行的十分顺利,但是酒店的清场就没这么顺利了。就在执法人员准备清场时,自称是该处房屋实际使用人的代理律师来到现场。这位律师找到执行法官以及申请人,表示愿意帮助朱某偿还债务。
随后,申请人代理律师表示愿意与对方进行协商。于是,原本是要清空宾馆的行动被暂时取消。执法人员只是将现场的水电切断,把宾馆前台用于经营的设备进行查封。在双方谈完后再决定如何处置。
随后,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第二个案件的执法现场。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人刘某欠申请人陈某16万余元。多年来迟迟不愿归还。在申请人申请强制执行后,海州区法院在12月28日组织人员,对刘某名下的一处房产进行执行。
随后,搬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公证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把房屋内的所有物品搬到已经租好的房子里。连云港市海州区人员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刘永峰告诉记者,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欠钱的老赖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传达一个信息,我们法院一直在行动,希望没有还清偿还义务的债务人,及时的向你的债权人还钱。”
(来源:《零距离》记者/董巽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