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目前江苏省由住建厅牵头,正在制定地方实施意见。如何让城镇和乡村变得更绿色、更生态、更低碳?昨天,在省住建厅和国际绿色建筑联盟主办的"名家话绿建"论坛上,相关负责人和专家透露了实施意见的制定思路。
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主旨,是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表示,此前的城乡建设,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新建建筑的绿色发展上。此次制定实施意见,将更多地体现城乡建设的调整和转型。
“我们接下来的绿色发展,应该是围绕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双轮驱动,把绿色融入其中。”周岚说,“所以我们就不仅仅是新建建筑的发展,更要紧密联动城市有机更新和乡村建设。”
绿色发展的一大任务,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周岚表示,落实"双碳"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举措,其中可以考虑提高建筑的设计年限,打造更多的百年建筑精品。周岚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的设计年限是50年,只有少部分建筑的设计年限达到了100年。
“我们简单类比一下。百年精品建筑的碳排放,只有50年标准设计建筑的一半。”周岚告诉记者,“所以我一直觉得,建筑设计年限应该提高——居住建筑提高到70年,公共建筑起码提高到100年。”
在论坛上,多位专家也就如何打造绿色建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程泰宁院士通过对建筑的哲学境界、美学意境、语言载体三个层面的解读,分享了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价值观和方法论;缪昌文院士就“建筑材料的创新与绿色发展”这一核心,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技术材料革新对绿色城乡建设的重要意义。
他们表示,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一直以来就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因此除了应用现代节能科技,传统建筑中的许多构造可以为现代建筑所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冯正功表示,苏州传统院落中的冷巷很好地解决了通风的问题。“现在的办公楼借此利用,解决了办公楼在更多的空间里不用或者少用空调的难题。”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张清 编辑/蒋婕)